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四百二十一)(第3页)
林小华仔细翻阅,确认每个数据都与自己掌握的一致:“很好,给每位记者都准备一份,再备些电子版。”
宴会开始前,马尚德悄悄找到林小华:“林县长,我准备了些小礼品给记者朋友们,您看合适吗?”
林小华看了看马尚德手中的购物卡,皱了皱眉:“马董,这……”
“就是一张体验卡,可以在我们门店免费领取一份大礼包,绝对不超标!”马尚德连忙解释,“主要是想让记者朋友们多了解我们的产品。”
林小华思索片刻:“一定要注明是‘体验品’,不能让人误解。”
晚宴上,鲁为民书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感谢媒体对西城发展的关注。林小华则利用这个机会,详细介绍了西城县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和扶持政策。
当服务员开始上菜时,林小华示意工作人员将材料分发给每位记者。“这是我们整理的全县产业发展概况,里面有详细数据和联系方式,欢迎各位随时咨询。”
马尚德也趁机站起来:“作为企业代表,我们也准备了一点小心意。”他示意工作人员分发购物卡,“这是我们门店的体验卡,各位可以凭卡免费领在安城或是省城门店取一份我们的产品大礼包,也欢迎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安城晚报》的资深记者周华接过卡片,笑着说:“今天真是收获满满啊,既了解了西城县的发展成果,还收到了这么多‘伴手礼’。”
林小华正色道:“周老师,我们更希望收获的是各位的专业建议和客观报道。西城的发展还需要媒体朋友多监督、多支持。”
晚宴结束后,林小华一一送别记者。张明握着他的手说:“林县长,通过今天的采访,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立体的西城。你们在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方面的做法很有借鉴意义,我会做一期专题报道。”
送走最后一位记者,已经是晚上九点半。林小华站在宾馆门口,深吸了一口秋夜的空气。一整天的紧张和疲惫此刻才涌上来,但他的心里却充满了成就感。
手机震动起来,是刘万顺发来的短信:“林县长,今天记者们对咱们村还满意不?”
林小华笑着回复:“非常成功!刘书记介绍得很好,记者们对你送的大米赞不绝口呢。”
回完信息,林小华抬头望向星空。明天,关于西城县的报道将会出现在省市各级媒体上,这将为西城带来更多的关注和机会。而这一切,都源于那些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的农民,源于像刘万顺这样扎根基层的村干部,源于马尚德这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
“林县长,我送您回去吧。”司机小陈把车停在了他面前。
林小华拉开车门,最后看了一眼灯火通明的西城宾馆。他知道,今天的活动只是西城县走向更广阔舞台的一个开始,而他和他的同事们,还将继续在这片热土上耕耘、奋斗。
车子驶入夜色中,林小华靠在座椅上,闭上眼睛,脑海中又浮现出小店村那片金黄的稻田,还有刘万顺那张黝黑而朴实的笑脸。在这个特殊的记者节,他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满足——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能够把农民的心声和乡村的变化真实地传递给外界,这或许就是最好的节日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