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四百八十一)(第3页)
薛明义脑子嗡嗡作响,这个提议太突然了。他转头看向妻子,阮小月也是一脸震惊。
“赵书记,我……我就是个退休老头,没想搞这么大……”薛明义结结巴巴地说。
赵军民正色道:“老薛,你解决了一个我们一直头疼的问题——如何让退休老同志吃上可口又实惠的饭菜。你的模式很值得推广。而且……”他压低声音,“机关食堂每年补贴850万,饭菜还老被投诉。”
就在这时,阮小月端着两杯热气腾腾的龙井茶走过来:“赵书记,您喝茶。”她悄悄捏了丈夫一下,“老薛,赵书记这么看重咱们,你还犹豫什么?”
薛明义看着妻子鼓励的眼神,又看看餐厅墙上“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标语,终于点了点头:“赵书记,我们试试看。不过得说好,饭菜质量必须保证,价格也不能涨太多。”
赵军民高兴地一拍桌子:“好!就这么定了!”
下午六点,赵军民如约再次来到餐厅。这次他不是一个人,而是带着十几位市委市政府的干部。令人惊讶的是,这位市委书记亲自站在餐厅门口指挥排队。
“大家注意,无论什么级别,一律排队!包括我在内!”赵军民的声音铿锵有力,“吃完饭自己洗碗,都是成年人了,别给服务员添麻烦。”
干部们面面相觑,但很快排起了整齐的队伍。薛明义看着这一幕,眼眶有些发热。他没想到自己一个小小的善念,竟然引来了如此大的改变。
晚餐结束后,赵军民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精致的木盒:“老薛,听说你喜欢普洱茶,这是我老同学从云南带来的,送你尝尝。”
薛明义连忙推辞:“赵书记,这太贵重了,我不能收……”
“别客气。”赵军民不由分说地把盒子塞进他手里,“就当是我替全市退休老同志谢谢你的心意。”说完,他转身离去,背影在夕阳下拉得很长。
晚上回到家,薛海燕已经睡下。阮小月热好饭菜,和丈夫坐在餐桌前。月光透过窗户洒在桌上,为简单的饭菜镀上一层银边。
“老薛,你想过会有今天吗?”阮小月轻声问。
薛明义摇摇头,给妻子夹了一筷子菜:“我就是看那些老人吃饭不方便……没想到会变成这样。”
阮小月笑了:“你啊,退休了反而更忙了。”
“忙点好。”薛明义望着窗外的月亮,“比闲着等死强。”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薛明义就起床了。他轻手轻脚地来到厨房,泡了一杯赵军民送的普洱茶。茶香氤氲中,他翻开笔记本,开始规划扩建餐厅的事宜。第一缕阳光照进来时,他已经在纸上画出了新的餐厅布局图。
阮小月起床看到丈夫专注的侧脸,会心地笑了。她知道,这个退休老人的新事业,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