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后秦安成侯姚嵩:竹岭悲歌与佛光的魔幻人生说明书(第3页)

 侄儿姚平在乱军丛中嗓子都喊劈了:“叔!风紧!扯呼(突围)吧!”

 浑身浴血的姚嵩一刀劈翻眼前之敌,刀锋直指身后的关陇大地,吼声震天:“秦州在我身后!今日退半步,明日羌人无家园!” 这话,悲壮得能当广告语。

 就在一支毒箭(氐人:我们擅长用毒,谢谢)精准命中他护心镜的瞬间,姚嵩眼前仿佛出现了长安逍遥园里飘落的杏花。鸠摩罗什悠扬的诵经声,与战场上震耳欲聋的鼓声、喊杀声交织在一起,最终,一切归于《晋书》上那行冰冷简洁的判决:“姚嵩、姚秦都、王焕皆兵败身死。” 一代“佛系”猛将,就此陨落。

 更扎心、更具历史黑色幽默的剧情还在后面:他老人家在竹岭壮烈牺牲才三个月,那位以残暴着称的“大夏”国主赫连勃勃(人送外号“钢铁直男·屠夫版”)就带着他的铁骑,血洗了秦州治所上邽(今甘肃天水)。五千守军,无一幸免,尽遭屠戮。这位毕生以守护秦州边疆为己任的刺史,用生命换来的结局,竟是故土的彻底沦陷与同胞的惨烈牺牲——历史这个编剧,下手真是又狠又毒,荒诞得让人想骂娘。

 五、结语:牛车远去,佛光长存

 姚嵩的佩剑,估计早就锈蚀殆尽,化作黄土一抔。但他当年在逍遥园里,带着一群光头学霸(和尚)们一个字一个字抠出来的佛经,却穿越了1600多年的风霜雨雪,仍在寺院里被虔诚传诵。当后世学者在敦煌藏经洞那浩如烟海的遗书中,惊喜地发现一卷卷标注着“安成侯姚嵩校”字样的经卷时,仿佛看到那个挂着酒葫芦、坐着牛车的“斜杠侯爷”,正隔着时空长河,露出一个狡黠而洒脱的微笑。

 他这跌宕起伏的一生,简直就是后秦这个由羌人建立的短命王朝的绝佳注脚:在铁血杀伐与慈悲佛法之间走钢丝,在努力汉化融入与坚守羌人本色之间玩平衡,在王朝生存的冷酷现实与个人信仰的精神追求之间反复横跳。最终,这一切都随着他坠入竹岭的尘埃,融入了那个宏大、混乱、血腥又孕育着新生的乱世深渊。

 竹岭的风声,呜咽了十六个世纪。那里的山花,每年五月依旧红得像火,像血,像那位白袍将军不肯褪去的战袍颜色——那是一位矛盾而真实的王侯,用生命蘸着热血,写给脚下大地的一封绝笔情书。而情书的落款,或许可以用他自己的话总结最为贴切:“虽形羁时务,而法言不辍。” (虽然身体被世俗事务所束缚,但对真理(佛法)的追求和言说从未停止。) 这,就是姚嵩,一个在刀光剑影中不忘念经,在青灯古佛旁也能拔刀砍人的,后秦安成侯。

 后记:《鹧鸪天?后秦安成侯姚嵩》

 羌铠初温砚已霜,译场笔挑月登廊。

 佛珠散作漫天雨,梵呗惊回氐骑枪。

 参妙谛,戍危疆,半函贝叶半弓张。

 血滋关岳终无憾,墨校千秋永典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