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南凉末主秃发傉檀:河西悲情影帝,一曲凉州绝唱笑中带泪
序幕:C位出道的秃发傉檀
话说在中华历史的“大乱炖”时期——五胡十六国,那真是群魔乱舞,哦不,是群雄并起,姓氏比走马灯换得还勤快。在这个“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舞台上,南凉的末代扛把子秃发傉檀(nu tan),光凭姓氏就足以在“史上最令人印象深刻姓名榜”上C位出道。“秃发”?初次见面,谁能忍住不笑场?这位老兄的家族是跟理发师有仇,还是引领了某种超前的“地中海潮流”?但咱们要是只停留在名字的欢乐上,那可就太肤浅了。扒开河西走廊的漫天黄沙,走进那段尘封的往事,秃发傉檀的人生剧本,堪称一部在夹缝中疯狂试探、在希望与绝望间反复仰卧起坐的悲喜大剧。其情节之跌宕,命运之唏嘘,智慧与短板之鲜明,足以让你笑中带泪,拍案叫绝(或拍案叫衰)。
第一幕:家族“天选之子”的华丽登场与权力交接(397—402年)
公元365年,河西鲜卑秃发部的首领秃发思复鞬家里添了个小儿子。这娃打小就机灵,眼神里透着股聪明劲儿。老父亲看着自己其他几个儿子,再看看这个老幺,忍不住发出感慨:“明识干艺,非汝等辈也!”(意思是:这小子见识本事,你们哥几个捆一块儿也比不上!)听听,这简直就是钦定接班人的节奏啊!这位被老爹盖章认证的“别人家孩子”,就是咱们的主角秃发傉檀。
后来的剧情发展,果然按老父亲的“预言”走了。他的大哥秃发乌孤,南凉的开国Ceo,酒后骑马玩脱了(公元399年),不幸坠马领了盒饭。二哥秃发利鹿孤接过了王位接力棒,把公司总部搬到了西平(今青海西宁)。而咱们的傉檀呢?年纪轻轻就被委以重任,坐镇西平这个军事经济重镇,手握军国大权。二哥利鹿孤在位期间,很多重大决策,幕后真正的“操盘手”其实就是傉檀。这架势,活脱脱一个“实习董事长”,就等着转正了。
时间到了公元402年,二哥利鹿孤也病逝了。秃发傉檀毫无悬念地正式登基,成为南凉第三任、也是最后一任凉王,年号“弘昌”,还把都城搬到了乐都。这上位过程,平稳得让隔壁那些为了争位杀得头破血流的国家直呼“羡慕嫉妒恨”。
不过,傉檀同志在登基前,就展现了他非凡的“影帝”潜质和“长远眼光”(或者说埋雷技术)。当时,隔壁西秦的太子爷乞伏炽磐,因为跟老爹闹别扭,跑路到了南凉寻求政治避难。南凉朝堂上群情激愤,纷纷表示:“送上门的肥羊,砍了祭旗!” 、“抓起来当人质,敲诈他爹!”
咱们的傉檀兄台却大手一挥,发表了感人至深的演说:“臣子逃归君父,振古通义!”(儿子跑回爹那儿,天经地义啊!多么朴素的家庭价值观!)不仅没杀,还上演了一出“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的戏码——把乞伏炽磐的老婆孩子打包,礼送出境!这一波“暖男”操作,秀得南凉上下目瞪口呆,也把国际友谊(或者说未来的“背刺风险”)拉满了。傉檀心里可能还美滋滋地想:“看,我多大度!这波好感度刷得值!”殊不知,这位他亲手放归的“好大儿”,日后会成为亲手给他递上毒酒的女婿兼掘墓人。这伏笔埋得,比河西走廊的风沙还深!
第二幕:姑臧!姑臧!影帝的“奥斯卡级”权谋秀(402—406年)
秃发傉檀的野心,显然不止于在河湟谷地当个“山大王”。他的目光,牢牢锁定了河西走廊那颗最璀璨的明珠——姑臧(今甘肃武威)。这地方,相当于当时的“河西CBd”,谁占了它,谁就掌握了河西走廊的“流量密码”和话语权。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时中原有个巨无霸级别的邻居——后秦,老板是猛人姚兴。姚老板也盯着姑臧这块肥肉呢,而且拳头比傉檀硬得多。硬抢?傉檀掂量了一下自己的小身板,觉得胜算约等于零。咋办?
只见秃发傉檀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瞬间切换成“影帝模式”。他麻溜地干了几件事:主动去掉自己的年号“弘昌”(表示:我不称王了,我低调!);把尚书丞郎这些听起来很“僭越”的官职都撤了(表示:我守规矩!);然后,毕恭毕敬地给后秦老大姚兴写了封“情真意切”的归顺书,大意是:“姚老板,小弟我对您的敬仰如滔滔江水……以后我就跟您混了!”
姚兴一看,哟呵,这河西鲜卑的小老弟挺上道啊!龙颜大悦之下,大手一挥,封了傉檀一个听起来很拉风但没啥实权的头衔——“车骑将军、广武公”。傉檀呢?表面上感恩戴德,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先稳住大佬,猥琐发育,等待时机!”
这一“猥琐”,就是好几年。到了公元406年,秃发傉檀觉得是时候放大招了。他精心准备了一份让姚兴无法拒绝的“厚礼”——整整三千匹膘肥体壮的骏马!外加三万头毛光水滑的肥羊!这阵仗,相当于今天给领导送了一整个豪华车队的跑车外加一个大型现代化牧场!
姚兴看着这堆积如山的“诚意”,眼睛都直了,心里乐开了花:“这小秃(发)会来事儿!懂事!”一高兴,就把“凉州刺史”这个含金量十足的实职头衔,像发年终奖一样大方地赐给了傉檀。要知道,“凉州刺史”理论上就是管理包括姑臧在内的整个凉州地区的最高长官!
于是,秃发傉檀同志,凭借一手“糖衣炮弹”神功,兵不血刃,大摇大摆地率军开进了他梦寐以求的姑臧城!这一波操作,堪称十六国版的“空手套白狼”巅峰之作,用现代话说,就是“史上最成功的商业并购(忽悠)案之一”,成本是些牲口,收益是一座核心大都市!奥斯卡欠傉檀一座“最佳权谋男主角”小金人!
第三幕:王冠下的暗流——高光时刻与裂痕初现(406—410年)
成功入主姑臧,秃发傉檀志得意满,准备大展拳脚。他听取了手下金牌顾问、汉人谋士宗敞的建议,展现出了英明君主的一面。
搞统战: 打破民族壁垒,搞“五湖四海唯才是举”。汉人段懿、羌人孟祎等各族精英都被他拉进了核心团队。口号大概是:“不管鲜卑汉羌,能干活就是好员工!”
抓生产: 推行“农战并修”政策。一手抓枪杆子(战),一手抓锄头(农),努力恢复被战乱破坏的经济。毕竟,打仗也是要恰饭的嘛!
兴文教: 还“文教兼设”,在姑臧城里搞起了文化复兴。一时间,姑臧城里书声琅琅(文教),城外牛羊遍地(农),军营里喊杀震天(战),好一派“和谐”繁荣的“新凉州”景象!傉檀站在城楼上,望着这片“大好河山”,估计心里已经在构思“统一河西,剑指中原”的宏伟蓝图了。
公元408年,机会(或者说考验)来了。后秦老大姚兴可能回过味儿来了,觉得当初那点马啊羊啊换走姑臧太亏了!也可能是觉得傉檀这小子在姑臧搞得太风生水起,有点不受控制了。于是派大将姚弼带着兵马,气势汹汹地杀过来,想把“凉州分公司”收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