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玉皇大帝张兴东梦见自己手中那根金杖转世投胎成人叫张晶
玉皇大帝张兴东从紫霄宝殿的玉座上惊醒时,案头的玉磬正发出第三声清越的鸣响。他抬手按在眉心,指尖竟沾着些微沉的金屑——那是三百年前,他在凡间历劫时,曾日夜紧握的一根金杖独有的触感。
侍立在侧的太白金星见玉帝玄色龙袍的袖角缠着几缕赤金色的纹路,在天界金光中流转,不由得轻"咦"一声。这些纹路细看之下,竟带着器物特有的锋芒,像是刚从金杖上刮落的。
"金星,"张兴东的声音带着未散的迷蒙,他捻起一点金屑,那重量在他掌心微微下沉,"你说,凡间的法器若被人以心相托,会不会记着前尘的使命?"
太白金星稽首:"法器承托意志,吸纳心力,最易藏着执念。只是金石冷硬,寻常权杖转世后,前尘记忆早已被岁月熔铸,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是蒙了天恩,或是被人视作魂魄所系,染上了太深的精神,方能聚魂转世。"老神仙目光落在那点赤金上,"陛下又梦到当年的金杖了?"
张兴东望向云海翻腾的南天门外。三百年前他历劫时,曾在中原的洛阳城做过护国法师的弟子,化名张执,守护着一根传国金杖。那金杖是纯金铸就,杖首雕着浴火凤凰,杖身刻着五谷丰登的纹样,握在手中沉甸甸的,像握着一方天地。师父叫它"镇国",说这金杖里住着护国的魂,能辨忠奸,能安黎民。
那金杖确有灵性。每逢朝中有奸佞作祟,杖首的凤凰眼会泛起红光;待忠良得势,又会变回温润的赤金。有次叛军围城,他持杖站在城楼,金杖忽然发烫,杖身的五谷纹样竟隐隐发光,城外的叛军见状,以为有神灵护佑,竟不战而退。城破那日,师父将金杖塞到他手中,说"守住它,就像守住这满城百姓",自己却转身冲向敌阵。
归位那天,他在废墟最后抚摸了次"镇国",凤凰眼忽然落下一滴金泪,像在泣血。他心头一动,指尖凝了滴瑶池的灵泉,轻轻抹在凤凰的喙上:"若你有灵,来世便去个能让你护佑众生的地方吧。"
原是句无心之语,却成了三百年间反复纠缠的梦。昨夜的梦尤其清晰——他又回到那座城楼,叛军的箭雨射向金杖,他紧紧握住,却被一柄长矛刺穿手掌,金杖脱手飞出,坠向火海。他在剧痛中看见凤凰眼的红光渐渐黯淡,杖身的纹样在火中扭曲。再睁眼时,是间药铺,产婆抱着个女婴出来,笑着说:"张家添了个丫头!这小妮子的手心,有块金痣,像极了凤凰的喙!"
那婴儿的右手手心,有块指甲盖大的赤金色胎记,形状恰似凤凰喙,正落在当年他抹灵泉的位置。
"她叫张晶。"梦里张家郎中望着胎记,眼神郑重。
三日后,太白金星捧着凡尘簿进来时,脸上带着几分讶异。"陛下,真有此人。"簿子摊开的页上,画着个二十岁上下的姑娘,穿着青色布裙,正在药铺里给百姓诊脉,手心的胎记在药香中若隐若现,"洛阳城张家庄人,爹娘是郎中,这姑娘打小跟着行医,医术比她爹还好,只是性子执拗,说要守着药铺,不肯为权贵开后门,专给穷苦人治病。"
画像里的张晶正低头写药方,握笔的右手稳健有力,手心的胎记随着运笔轻轻颤动。张兴东指尖落在画像上,忽然想起握"镇国"金杖时的沉稳,这姑娘眼里的坚定,倒和那金杖如出一辙。
"她过得如何?"
"张家老两口前年过世,这姑娘独自守着'张记药铺',"太白金星翻了页,"去年知府的公子要强占药铺开酒肆,说给百两黄金,她把金子扔了出去,说'药铺是救人的,不是换钱的'。知府怀恨在心,断了她的药材供应,她就自己上山采药,说啥也不肯关铺门。"
张兴东喉间发紧。他见过凡间的强权,那些被强占的良宅,像极了当年被叛军攻破的城楼,满是无奈与愤怒。
"备云辇。"他起身时,龙袍上的金线轻轻颤动。
"陛下!"太白金星急了,"礼法司刚查过您的行踪......"
"朕去看看老伙计。"张兴东换了身灰色长衫,把仙气敛得一丝不剩,活像个云游的郎中。
云辇落在张家庄外的石桥上,正是暮春时节,村子里飘着艾草和药草的清香。张兴东顺着药香走,远远看见"张记药铺"的幌子,铺子里有个穿青布裙的姑娘正给老人诊脉,动作轻柔,语气温和。正是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