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玉皇大帝张兴东与戚淇之间的爱情故事!(第2页)

张兴东再次去潮音寺时,戚淇正在佛前整理祈福带。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发间的贝壳簪子,在余晖里闪着温润的光。

“渔霸的事...”他刚开口,就被戚淇打断。

“知道了。”她把整理好的祈福带挂在廊下,“今早发现他被绑在祠堂柱子上,身上还挂着他欺压乡邻的账本,估计是遭了报应。”

张兴东望着她的背影,喉间发紧。他本想解释,却见她转过身,手里拿着串刚穿好的贝壳手链:“这个送你。”贝壳打磨得光滑圆润,用红绳串着,“戴在手上,就当是...谢礼。”

他接过手链,指尖触到她的掌心,温热的触感像电流般窜过四肢百骸。天宫万年的寒冰玉床,竟不及这片刻的温度。

“好看吗?”戚淇仰着脸问他,夕阳落在她眼底,像盛着碎金。

“好看。”张兴东把贝壳手链戴在腕上,与玄袍的料子形成奇妙的反差,“很配。”

戚淇笑了,眼角弯成好看的月牙。她转身继续整理祈福带,嘴里哼着渔村的小调,调子轻快,带着海风的气息。张兴东站在原地,望着她的背影,忽然觉得,这潮音寺的晨钟暮鼓,比天宫的仙乐更动听。

朝会上,众仙对东海异动议论纷纷,张兴东却望着南天门外的云海出神。那里的云层翻涌,像极了戚淇渔村外的海浪。他忽然想起昨夜戚淇哼的小调,调子简单,却比任何仙乐都让人安心。

“陛下,”太白金星低声提醒,“该定夺东海战事了。”

张兴东回过神,目光扫过阶下众仙:“暂缓,先查清楚异动缘由。”他顿了顿,补充道,“派些仙兵,暗中护着桃花岛的渔民。”

众仙面面相觑,却没人敢反驳。他们的陛下,似乎有什么东西,正在悄然改变。

三、天规锁潮音

张兴东被召回天宫受审那天,桃花岛正下着暴雨。他站在潮音寺门口,看着戚淇把被风吹落的祈福带重新系好,雨水打湿了她的裙角,她却浑然不觉,只是专注地打着张东教她的结。“戚淇,”他声音被雨声打碎,“我要走了。”

戚淇系结的手顿住,没回头:“还回来吗?”

“不知道。”张兴东喉间发紧,“可能...回不来了。”

戚淇转过身,雨水顺着她的发梢往下滴,眼眶却红得厉害:“那这个还给你。”她从怀里掏出个贝壳,是上次他捏裂的那个,她细心地用银线补好了裂痕,“等你回来再拿。”

他没接,只是望着她:“若...若我回不来,就把它扔回海里。”

“我不扔。”戚淇把贝壳紧紧攥在手里,指节泛白,“我等你。我爹说了,只要心诚,等多久都能等到。”

张兴东的心像被什么攥住了,疼得他几乎喘不过气。他想告诉她,他回去要面对的是天规的审判,是十万天兵的威压,是连他自己都没把握的结局。可他最终只是伸手,替她拂去发间的雨水:“照顾好自己。”

金光闪过,他的身影消失在雨幕里。戚淇握着贝壳站在原地,雨水混着泪水滑过脸颊,手里的贝壳,仿佛还残留着他指尖的温度。

凌霄殿上,气氛凝重如冰。王母娘娘坐在凤座上,玉如意重重砸在案上:“张兴东,你可知罪?”

“不知。”张兴东站在殿中,龙袍加身,却不如穿玄袍时自在,“臣不知何罪之有。”

“私动凡心,以仙力干预凡尘,还敢说无罪!”王母将一本命格簿扔在他脚下,“戚淇本应在三月后被渔霸所害,你却篡改天命,逆天而行!”

命格簿上,戚淇的名字旁,原本的血色批注被一道金光划掉,旁边多了行朱笔小字:与帝星交辉,同历潮起潮落。

“她不该死。”张兴东弯腰捡起命格簿,指尖拂过戚淇的名字,“天规若容不下良善,那这规,便该改改。”

“放肆!”王母怒喝,“来人,拿下!”

天兵天将蜂拥而上,张兴东却没反抗。他望着南天门外的方向,那里是桃花岛的位置,此刻或许正涨着大潮,戚淇或许正站在潮音寺门口,替他系着永远不会掉落的祈福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