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首相双膝跪地磕掉门牙,歼-8变歼-11(第3页)
机头直径非常大,比歼-10大多了!
前起落架是加强的,双轮式,前后起落架的支柱都比歼-10的粗壮。
方从文不错,竟然考虑到了舰载这块的能力。
李干停下脚步,笑着问方从文,“方总,为什么放弃可变掠翼方案?说说你的理由。”
方从文有些小尴尬,说,“李主任,我们做了大量的风洞试验。可变掠翼当然可以兼顾飞机的高空高速低空低速两方面的性能。”
“但是,问题也不少。”
“首先,变掠翼结构增加很多死重,这些重量很难克服。”
“其次,在改变主翼后掠角度的时候,故障率很高。”
“最后一点是,维护复杂,成本非常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研究了世界上所有三代机,老毛子的苏-27气动布局给我们带了一些灵感。”
“针对歼-8的任务指向,基于空军提出的战术指标,我们请教了宋总,开了多次研讨会,最终决定采取常规布局气动外形,通过增加边条,改善低空低速性能。”
非常专业,一针见血。
李干非常满意,说明自己的目光是正确的,选择方从文为新总师,是选对了。
他看着众人道,“所有优秀的气动布局,看起来都是漂亮的。你们搞的这个歼-8改,就很漂亮。”
“加强起落架,机身长度快22米了吧?”
方从文连忙回答,“是的,李主任。机长21.8米,翼展是14.7米,高度5.732米,空重是16.2吨,正常起飞重量25.5吨,最大起飞重量33吨。”
顿了顿,他说,“空军提出的战术指标要求是作战半径1200公里以上,实际上我们在试飞中,做到了最大1500公里以上。因为机内载油量达到了9.4吨。”
“在最大载油量的情况下,挂载8吨弹药,依然有1000公里的作战半径。”
“这得益于专为歼-8改项目改进出来的涡扇-10B发动机,直径更大,推力更大。”
李干更满意了,这些指标,全面超越了苏-27。
方从文说,“最大速度2.35马赫,最大飞行高度2.2万米,超过了空军要求的2马赫、2万米。”
李干微微点头,“作为截击机,性能指标有富裕了。方总,你是考虑到未来上舰的可能性了,对吧?”
方从文尴尬一笑,说,“我们早晚要有航母,歼-10很优秀,但是毕竟是中型战机。舰载战斗机,需要重型的,而且必须要是双发的。”
李干哈哈一笑道,“你们厂领导给你们压力,要求你们必须要实现弯道超车,超过985厂,这是好事,有竞争才有进步嘛,不必讳言。”
“是的……”方从文到底是搞技术的,又是年轻人,谈到这些事,多少是有些不好意思的。
从985厂接收了大量的新技术,却回过头来去和人家打擂台,怎么看都有些不仗义。
李干摆了摆手说,“985厂也好,211厂也罢,都是阿公的。我们部队不管你们怎样竞争,只看产品。”
方从文等人松了口气,他的团队都很年轻。
李干看向歼-8改样机,说,“这个飞机和歼-8没有什么关系了,这个型号名称也不吉利,你们以全新型号上报吧,我看啊,就叫歼-11吧。”
一锤定音,方从文团队振奋不已。
李干话锋一转,指着样机说,“但是,你们必须要改进工艺,看看你们这手艺,跟老毛子的一样,真他妈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