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独特的胡馨月

 站在一旁的朱棣听着这叔侄俩的对话,再看看这小家碧玉却灵动的姑娘,心里不由得暗暗感叹。+齐,盛+小·说-网+ ?首.发\ 

 “这姑娘,真是与众不同啊!” 

 (本章完) 

 ------------ 

 朱棣那略显招风的小耳朵,此刻恨不得能立刻变大两三倍,好让他能听清两人的谈话。 

 原本,他为了避嫌,特意落后胡惟庸几步远。 

 可不知不觉间,他已经一脸好奇地凑到了胡惟庸背后。 

 此刻,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对面那位说话“格外有趣”的女子身上了。 

 作为已经搬出皇宫开府的皇子,朱棣自然比那些还在深宫中的弟弟们消息灵通得多。 

 因此,胡惟庸胡大丞相家里那位闹出“退婚”的侄女,他虽然没见过真容,但至少知道有这么个人。 

 当时应天府里也是闹得沸沸扬扬,毕竟这事牵扯到一位现任丞相和一位刚刚退下去的前任丞相。 

 两家原本是关系莫逆的儿女亲家、老乡、老兄弟,结果一夜之间闹到亲自上门退亲的地步。 

 这事儿,他很难不知道。 

 正因如此,朱棣看着眼前这位“格外有趣”的女子,感到格外惊讶。 

 胡馨月算不上国色天香,但有一说一,她的相貌和身段绝对比普通人家的女子强得多。 

 最难得的是,良好的家教、出身以及胡惟庸这位大伯的宠爱,让她身上散发出一种由内而外的独特气质。 

 更别提,胡惟庸不知怎么想的,竟然给了她两本书。 

 这两本书,放在后世世纪之交时都能掀起波澜,更何况是在这个古板、封建的时代。 

 这两本书对胡馨月的影响可谓深远。 

 尽管书中许多内容她尚未完全理解,甚至觉得有些离经叛道,令她一时难以接受,但仅凭她已读懂并认同的部分,便足以让她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短短几日,原本带着些许幽怨的胡馨月,腰板挺直了,头也抬得更高了,眼神更是炯炯有神。 

 在胡惟庸看来,这是自家小侄女终于恢复了元气;而在朱棣眼中,这却成了“格外有趣”的现象。 

 于是,随着胡惟庸与胡馨月的交谈,朱棣心中不禁萌生了一些小心思。 

 “咳咳,胡公,既是您府上的家眷,怎的不给小王介绍一下,小王也好打个招呼啊!”朱棣的话看似在抱怨,但看他那挺直的腰板,胸脯鼓得老高的模样,显然是想在女孩子面前显摆一番。^狐^恋+文~学! .更_新¢最`全¢ 

 胡惟庸并未多想,只当这傻小子不懂事,便真的为胡馨月和朱棣互相介绍了一番,并让二人互相见礼。 

 然而,胡惟庸这次却看走了眼。 

 他低估了这个时代的爱情与婚姻的力量。 

 为何古代会有“一见钟情”这个词?那是因为,尽管这个时代的男女大防尚未达到明中后期那般严苛,但实际上依然颇为严格。 

 因此,年轻的男女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相遇,便可能一见倾心,念念不忘,这并非玩笑话。 

 显然,此刻的朱棣已经对胡馨月产生了兴趣。 

 他并没有其他复杂的心思,只是觉得这姑娘“太特别”了。 

 而且,她的身份、出身,似乎天生就与他相配。 

 至于能否正式娶她为妻,暂时还不得而知。 

 但正值青春年少、荷尔蒙爆棚的朱棣,眼中已经看不到胡惟庸了。 

 他此刻只有一个想法:“我得跟这姑娘聊聊!” 

 朱棣本就不是扭捏之人,既然想与胡馨月多聊几句,便直接开口道:“胡姑娘,本王有一问,你方才说要做一女性,那究竟何为女性?” 

 面对这位藩王,胡馨月并未感到太多畏惧。 

 多年来,胡家在胡惟庸的庇佑下过得颇为顺遂,尤其是她这位常去胡府的小侄女,跟着胡惟庸见识了不少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