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享乐至上,其余皆浮云(第2页)
众人此刻纷纷猜测,胡大老爷是否食用了什么奇珍异宝。
毕竟,他的状态实在过于精神矍铄。
但这些猜测,与胡大老爷实则毫无干系。
他不过是一条偶尔现身透气、放松心情的老咸鱼。
对他来说,享乐至上,其余皆浮云。
夏末初秋,树荫之下,凉风拂面,水面波光粼粼。
品一口茶台上温热的茶水,轻摇鱼竿,胡大老爷享受着无边的惬意。
心中暗想,往后还需常出来走走。
不然,怎能领略大自然的美好?
当今时代,无污染,无高科技捕鱼手段,江河湖海的鱼类资源极为丰富。
未到午餐时分,鱼篓已满载而归,一条条鱼儿被轻易钓起,那感觉妙不可言。
这也得益于胡大老爷用白米泡酒打窝,诱鱼无数。
这些鱼儿哪曾见过如此美味,纷纷中计。
至中午,营地弥漫着鱼香。
胡大老爷早有指示,蔬菜瓜果皆需本地直采,以求新鲜。
钱财于他如浮云,岂会在乎这点小开销?
小日子滋润无比。
然而,这份宁静在第三天被打破。
胡府大管家胡义,骑马狂奔而来,向胡大老爷报信:
“堂兄,生了!”
一听此言,胡大老爷便意识到,自己的郊游已告一段落。
他立刻牵来一匹快马,驰骋回家。
回家后,他换了身衣裳,携同胡仁彬夫妇,急忙赶往东宫。
此时,东宫内,朱元璋与马皇后皆在。
经过数日调养,马皇后虽未见显着变化,但精神与气色均有好转。
二人见胡大老爷到来,满心欢喜。
胡大老爷望着马皇后怀中略显苍白的小脸,笑着摇头。
“时光匆匆啊!”
“昔日还拽着我衣角娇声喊伯父的小姑娘,如今已为人母。”
胡馨月此次诞下一子。
这对老朱家而言,无疑是喜讯。
毕竟,朱标一脉乃老朱家正统。
而今,胡馨月已是名副其实的太子妃。
朱元璋轻轻触碰小婴儿,满脸笑意地对胡大老爷说:
“是啊,惟庸,咱俩都做爷爷了。”
“这孩子,乃标儿之后,依咱为他准备的字辈,应为允字辈。”
“嗯,这孩子外公不凡,那便叫允炆吧!”
“将来定能助他大哥一臂之力。”
胡大老爷闻“允炆”之名,心中一震。
唉!
世事纷扰,最终还是出现了朱允炆这个名字。
似乎命中注定,逃不过此名。
更令人惊讶的是,如今的朱允炆,竟成了自己的嫡亲外孙。
这世间,真是变幻莫测。
这个名字,在大明历史的篇章中,是任何略知一二者都无法回避的。
他,推翻了洪武时期朱元璋设定的文官束缚;
他,以拙劣政治手腕和不成熟政策,耗尽了洪武年间积累的财富;
他,激化南北士子与官场矛盾,纵容江南士林的崛起;
更甚者,他成为了历史上唯一的藩王成功背后的反衬!
一般而言,开国后的第二任皇帝,应是最为顺遂的。
继承了开国君主的政治与经济基础,开创一番事业本非难事。
若性格稳健,则可为治世明君,使民得以休养生息,国家日渐强盛;
若性格激进,则可成一代霸主,汇聚国力,开疆拓土。
作为王朝的第二任皇帝,既有基础又得民心,无疑是得天独厚的。
尤其是如朱允炆这般,被朱元璋精心扶持上位者,更是拥有绝佳的开端。
然而,朱允炆的不成熟政策与政治手段,加之身边那些不切实际的幕僚,硬是将这天赐良机推向了深渊。
他们毫不犹豫地朝着毁灭冲刺,最终不仅葬送了自己,也耗尽了大明初建的家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