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臣怕的是陛下把太子活活熬死(第2页)

 面对朱元璋的驳斥,胡大老爷眉梢微挑。

 “太子的威信我不质疑,可你是否察觉,他已被你耗得心力交瘁?”

 “这原本该是第三个弊端,索性一并讲与你听!”

 他抬手制止欲要争辩的朱元璋,伸出第三根手指。

 “回想你当年的经历——日夜不休理政,近乎癫狂般埋头政务。”

 “你固然撑了过来,但你那胖儿子的体质,或许不及你强健?”

 “关键在于,你是帝王,可理所当然驱使群臣辅佐,而太子呢?”

 朱元璋满腔激愤刚要开口,又被胡惟庸抬手截住话头。

 "微臣知道,陛下定要说已将最得力的臣子都派去东宫辅佐。"

 "这份栽培之心,历朝太子的恩宠加起来都及不上。"

 "陛下想说的可是这个?"

 被接连打断的朱元璋憋得面色铁青,最终只能闷声点头。这位开国雄主此刻终于意识到,今日竟是胡惟庸在给他上课。

 虽说议题敏感了些,方式激烈了些。但普天之下,敢这般直言不讳的,除却眼前这人再无其二。

 见皇帝认账,胡惟庸眉梢舒展:"幸好陛下认了,胡某还当要费些口舌。"

 "好好说话!"朱元璋拍案瞪眼,"标儿受尽恩宠,怎会被朕拖累?"

 "拖累?"胡惟庸冷笑骤现,"臣怕的是陛下把太子活活熬死!"

 "放肆!"

 朱元璋霍然起身,龙袍带翻了茶盏。事关储君,这位铁血帝王再难维持镇定。可胡惟庸依旧从容拂袖:"陛下且安坐。今日既然开了口,该说的不该说的,微臣都会说尽。"

 "待臣说完,陛下自可决断。"

 "此后朱家之事,臣绝不再多置一词——横竖这大明江山,终究不姓胡。"

 胡惟庸凝视着御案后的身影,指尖在袖中微微发颤。这场他筹谋多时的豪赌,赌注是九族性命。

 但他别无选择。

 在史册与现实的交错间,胡惟庸早已看透:眼前这位开国君主,本质上是个用铁血包裹伤疤的偏执狂。少年时眼睁睁看着亲人饿毙,乱世中踩着尸山血海登极,这些经历既锻造了钢铁意志,也留下了永不愈合的溃疮。

 这种压制又能持续多久呢?

 历史上,马皇后、朱标、朱雄英相继离世,让朱元璋在晚年承受了最沉重的打击。

 随后,他彻底失控了。

 理智与疯狂在他脑海中交织。

 这也导致了一个矛盾的局面:明明是为了朱允炆继位铺路,朱元璋却借机大肆清洗,杀得血流成河。

 这恰恰表明,他的理智已无法压制内心的怒火、暴戾与杀意。

 因此,胡大老爷若真想活命,仅靠一味避世未必可行。

 谁也无法预料朱元璋何时会突然发狠,直接处死胡大老爷。

 与其等到后期再赌朱元璋的仁慈与理智,不如趁马皇后、朱标、朱雄英尚在时,尽量消除这个隐患。

 哪怕不能彻底解决,至少也要减轻一部分威胁。

 正因如此,才有了今日的对话。

 然而,此刻的朱元璋却狐疑地盯着胡大老爷。

 “惟庸,你莫不是在吓唬咱?”

 “你到底发现了什么?”

 “为何说标儿会被咱熬死?”

 “少来危言耸听这一套,咱可不吃!”

 见他嘴上强硬,手却攥得死紧,胡大老爷没心思嘲笑,反倒认真地解释起来。

 “你确实给了太子最大的信任、最强的班底,甚至授予监国之权。”

 “可你想过没有,无论是朝臣还是太子本人,都在战战兢兢地应对这一切!”

 “正因你的支持前所未有,他们才更加谨慎!”

 “毕竟毫无先例可循!”

 “谁能确定你的信任究竟有多深?”

 “谁能确定你的放权究竟多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