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古人看明末到底多少宗室,最能生的藩王,碾压太祖,老朱傻眼!(第3页)

 

——“家宴时:这位是··哪位兄弟来着”

 

——“这是要把山西变成朱氏自治区啊”

 

——“兄弟相认现场:您哪位?哦,您也是我哥啊”

 

一—“康熙:朕的后宫才配比一比”

 

一—“一百多个儿子,这是要开分公司吗”

 

——“紫衣兄弟,见面全靠猜”

 

——“新年祝福:祝庆成王生儿子生到腿软”.

 

大清位面。

 

“这都是什么后人!”康熙拍案而起。神色略显尴尬。

 

“怎能如此编排朕的后宫!与那庆成王相比,朕简直就是···”“陛下莫要动怒。”

 

索额图轻声劝解。“这后世之人怕是把陛下与这位庆成王弄错了。”

 

“他们哪里知道陛下最重视的是教养,而不是数量。”“可不是么!”

 

康熙踱步至窗前。

 

声音中带着几分不自然。

 

“朕的后宫井并有条,绝非这般随意。”

 

“这后世之人,竟敢拿朕与这等荒唐之人相提并论!”

 

“陛下息怒。您看这庆成王,一百多个儿子连面都认不清,可见其治家之乱。”“而陛下后宫中的阿哥们,个个都受到严格教导,将来必能为社稷所用。”

 

“这····这倒是实话。”康熙的面色稍霁。

 

但仍有些挂不住面子。

 

“只是这些人,竟然说什么‘康熙见了都得感叹这腰子是真好’,这像什么话!朕......朕岂是这般粗鄙之人!”

 

索额图见康熙难得露出如此窘态。不禁在心中暗笑。

 

这位统御天下的皇帝。

 

此刻倒像个被人说破心事的少年康熙重新坐回龙椅,强作镇定地看着天幕。

 

但眼角的余光却不住地瞟向索额图,生怕这位心腹大臣笑话自己。

 

毕竟在他心中。

 

自己一向是以严谨自持著称的如今被后人如此调侃。

 

这张老脸往哪搁大明位面。

 

“大家都听清楚了没有?”老朱眉头紧锁。

 

环视着殿内的几个儿子。

 

“看看这后世子孙都做了些什么!一个小小的藩王,竟能如此肆意妄为!”“父皇所虑极是。

 

朱标上前一步。

 

“儿臣以为,应当立即着手制定宗室子嗣限制之策!”

 

“这些不知收敛的东西!”

 

老朱踱步到天幕前。

 

“你们看看,一个庆成王就生了这许多儿子。”

 

“若是各地藩王都这般胡来,朝廷的俸禄如何供得起?山西布政使衙门都要疯。”

 

“父皇,要不要限制宗室子弟的婚配数量?”

 

朱棣沉声提议。

 

“一人最多两位正妃,庶妾不得超过五人。”

 

“这哪够!必须从根本上管住他们。”

 

老朱重重一拍桌案。

 

“朕看这样,宗室子弟除正妃外,其余妃嫔必须报备朝廷,超生者削减俸禄!”“父皇英明。”

 

朱标思索片刻。

 

“不如再加上一条,宗室子弟不得聚居一地,以免形成地方势力。”“对!就该这么办!

 

老朱的目光再次回到天幕上。

 

“你们都给朕记住了,宗室子弟虽是皇亲国戚,但更要以身作则。”

 

“若是像这般胡作非为,不光是给祖宗丢脸,更是在动摇国本!”

 

殿内几位皇子齐声应是。

 

但眼中都闪过一丝担忧。他们不知道。

 

这些规定最终能否真正约束住后世子孙的行为。东汉位面。

 

“这才是真正的子孙满堂啊!”曹操大笑不止。

 

“杨修,你觉得如何?”

 

“主公,这位庆成王的随厉害。不过......”

 

杨修欲言又止。

 

“不过什么?

 

“属下记得主公在《短歌行》中写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想来是对及时行乐深有感触。”

 

“这位庆成王怕是把主公的诗意理解得太过字面了。”

 

“好你个杨修!”曹操笑得更欢了。“一百多个儿子,这哪里是及时行乐,分明是日夜不停啊!”

 

“怪不得他们兄弟之间都认不得面,想必这位王爷自己也分不清谁是谁了。”

 

“主公说笑了,不过这位王爷倒是比主公更像个枭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