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忽必烈为什么不受蒙古人待见?带汉人血洗草原,古人惊了!

“我大汉子民,竟被外邦人比下去,岂不让人汗颜?”

“更令人不解的是,这些人言语中提到的皆是我未曾听闻的词语。这方寸天幕,难道真能

预示千年之后的世事变迁?”

正说话间。

天幕画面一转。

新的标题缓缓浮现。

“蒙古的叛徒:忽必烈!带汉人血洗亲族,震惊世界!”

曹操眼中精光一闪。

“蒙古?又是一个未知的异族么?看这标题所言,倒是与眼下这乱世有几分相似。”

“文若,且与我一同观之,看这忽必烈究竟是何等人物,又为何会被称作叛徒。”

荀攸望着天幕若有所思。

“明公,这天幕所示,恐怕是在向我等昭示,历朝历代,皆有其统一与分裂之势。”

“这忽必烈之事,或许能给明公一些启示。”

曹操负手而立。

目光灼灼地盯着天幕。

等待新的画面徐徐展开。

这些来自未来的片段。

不禁让他思绪万千。

既为异域之人对华夏文明的推崇感到欣慰。

又为自己所处时代的动荡感到几分沉重。

【你绝对想不到,忽必烈作为纯正血统的蒙古皇帝,居然曾经带领汉人血腥屠杀了自家的蒙古人,故事背后的真相令人震惊。】

【当年,一代英豪成吉思汗去世后,他的孙子蒙哥成为蒙古大汗,而忽必烈则是蒙哥的亲弟弟。】

【蒙哥当上大汉后,很高兴的将中原的汉族地区分给了自己的二弟忽必烈管理。在管理汉族地区时,忽必烈逐渐对汉文化和汉化归附官僚非常感兴趣。】

【因此他任命自己的侍从每天给自己讲解儒学经文,还让一些出色的汉人给自己讲解汉族文书当中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就这样,忽必烈跟一大帮汉族人越走越近,收纳了一大批汉族官僚,成为了他自己政治生涯上的原始班底。】

【他也因此在汉族地区建立起了自己稳固的根据地,顺利成为汉化路线的总代表。】

“成吉思汗棺材板压不住了:我这孙子怎么开始啃四书五经了??”

“分给弟弟一块地,结果弟弟成了汉学研究生[笑哭]”

“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课,蒙哥:弟弟你咋变成孔孟门徒了?”

“忽必烈:我在中原上班的日子”

“什么叫真正的入乡随俗啊(破音)”

“每日一堂儒学课,轻松汉化一个哥”

“资深留学生实锤了,这汉化程度杠杠的”

“经典背刺现场,但是为什么感觉有点爽”

一“什么叫真正的文化输出啊(战术后仰)”

蒙古位面。

蒙哥站在天幕前。

看着那些不断闪过的弹幕。

眉头渐渐蹙起。

尤其是“汉化路线的总代表”这几个字。

让他心中泛起一丝不安,

阿里不哥站在一旁小声提醒。

“大汗,四哥近来确实与汉人走得极近。”

“前几日我路过他的营帐,听见里面都在讨论什么‘大学’‘论语’的话。”

“阿里不哥,老四一向聪慧。他既然选择了这条路,想必是有他的考量。”

蒙哥的声音里带着几分宽慰。

“只是我们蒙古人的根本在草原、牧场和战马。他这般沉迷汉学,我这个做大哥的,总要

替他把把关。”

天幕上的弹幕依然在不断滚动。

“汉学研究生”、“文化输出”这些词语虽然看不太懂。

但蒙哥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意。

“大汗,要不要找忽必烈殿下来一同观看?”

阿里不哥试探着问。

“不急,且让我先看完这段记载。”

蒙哥凝视着天幕。

神色专注。

“四弟从小就有主见,想必他选择亲近汉文化必有缘由。”

“这天幕既然显示了未来,想必能告诉我答案。”

就在这时。

天幕的画面开始转换。

似乎要展示更多关于忽必烈的故事。蒙哥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必然不会辜负他的信任。

他相信自己最疼爱的这个弟弟。

这个来自异世的天幕。

或许能让他更好地理解弟弟的选择

大宋位面。

赵光义站在天幕前目光炯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