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古人看阿三低种姓有多惨?奇葩到你不敢想象!
天幕突然闪动。
一个新的画面即将展开。
“阿三国种姓制度”几个大字浮现在画面上。杨广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了过去。
“咦,这远邦异国的制度,与我泱泱大国究竟有何不同?宇文述,你在西域经商多年,可曾听说过这种制度?”
杨广和他的臣子们都聚精会神地盯着画面。准备一探这个陌生国度的奇特制度。
视频标题:【印度种姓制度,低种姓有多惨?奇葩到你不敢想象!】【今天我们详细聊聊阿三国的种姓制度。】
【首先大家要理解一个概念,种姓制度不只存在于阿三国,只是在阿三国的种姓制度给大家留下的印象比较深。】
【像吧唧斯坦、孟加辣、尼泊儿都曾经有过种姓制度,只是他们没有阿三国种姓制度影响那么深,也没有那么变态。比如吧唧斯坦、孟加辣后来受到伊斯兰教的影响,种姓制度也逐渐削弱了。】
【包括收到过阿三国教影响的几个国家也曾或多或少有过种姓制度,只不过他们后来在佛教影响下,种姓制度也可以说不存在了。】
【阿三国的种姓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中叶,雅利安人从阿三国的西北部
的一个山口进入了旁遮普一带。阿三国西北部的这个山口给入侵者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条件,阿三国很多次被侵略几乎都是从这里来的。】
【雅利安人进来后开始对当地人进行奴役,慢慢的就形成了这样等级森严的体系。种姓这个词在梵语里叫做“瓦尔那”,所以又被称作瓦尔那制度。】
——“原来不止阿三国有啊,长知识了”
——“种姓制度大户来啦”
一—“隔壁都改好了,就阿三还在坚持‘传统美德’”
——“这可能是世界上最长寿的制度了”
一—“阿三:这传承了4000年的传统艺能岂能说放弃就放弃”
——“讲真,这山口防御也太差了”
一—“其他国家:浅尝辄止。阿三国:我直接拉满”
一—“四千年前就开始整活了属于是”
大清位面。
康熙帝凝视着天幕中展现的异域画面。眼神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作为一个对西学颇感兴趣的君主。
这个遥远国度的社会制度引起了他的强烈好奇。
“索额图,你随郎世宁来往多年,可曾听他提起过这阿三国的种姓之事?”
“四千年的社会制度,竟能延续至今,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康熙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探究的意味。
“回陛下,西洋人对这种制度也很是不解。”
“他们说阿三国的种姓之分,比我朝的士农工商还要森严百倍。更有甚者,生来便已注定了命运。”
索额图回忆着与西洋画师的谈话。
“臣倒是注意到这制度传播之广。从阿三国到吧唧斯坦,再到孟加辣,竟然都曾实行过。徐乾学站在一旁补充道。
“只是其他国家后来因为宗教信仰的改变而逐渐放弃了这种制度。”
“朕观四夷朝贡图,西北山口这处地形确实独特。一个山口竟成了文明传播的通道,既有侵略者从此入境,也有文化从此传播。”
“这与我朝的玉门关、嘉峪关倒是有几分相似。”康熙的目光中闪过一丝思考的神色。
天幕中的画面还在继续。
康熙和大臣们都期待着了解更多细节。他一向崇尚实学。
深知了解异域文化的重要性。这个延续了四千年的制度。
无疑能给他带来全新的思考。
毕竟在他统治的版图上。
也同样存在着满汉之别。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处理。
一直是他最关心的政治议题之一。
大明位面。
永乐帝朱棣凝神观看着天幕中的内容。
这个遥远国度的奇特制度让他联想到郑和下西洋时带回的见闻。“姚广孝,这阿三国的种姓之制,比我大明的阶层还要森严。”
“四千年不变,倒是令人难以想象。”
朱棣的声音中透着几分疑惑。
“陛下明鉴。郑和在西洋诸国游历时,确实记载过一些见闻。不过相比阿三国,其他国家的等级制度都要宽松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