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梦魇再次出现
靖康十一年四月末,流求,陈府别院。
夜色如墨,海雾渐浓,将别院笼罩在一片湿冷的静谧之中。唯有巡夜护卫沉重的脚步声与远处海潮有节奏的拍岸声,偶尔打破这片沉寂。然而,在这静谧的表象之下,一股难以言喻的不安,正随着主卧内日益频繁的梦魇低语,悄然蔓延。
主卧内,鲸油灯盏已被捻至最暗,昏黄的光晕勉强勾勒出床榻的轮廓。赵明玉身着素白寝衣,却毫无睡意。她侧卧着,一双美目在昏暗中睁得极大,瞳孔深处映着跳动的微弱火光,也映着浓得化不开的忧虑与恐惧。她的注意力,全然不在自身,而是紧紧锁在身边那道辗转反侧、呼吸时而急促时而哽住的玄色身影上。
陈太初深陷在梦魇之中。
他的意识仿佛被一股无可抗拒的力量拖拽着,沉入一片光怪陆离、无法用言语形容的虚无空间。这里没有上下左右,没有时间流逝,只有无数扭曲旋转的色块与冰冷刺骨的寂静。在这片空间的极远处,仿佛有两个无法形容其形态的“存在”,正在用一种超越人类理解的方式进行“对话”。那并非声音,而是一种直接烙印在他灵魂深处的“信息流”,冰冷、漠然,不带丝毫情感,却蕴含着令人窒息的威压。他感觉自己如同琥珀中的虫豸,被置于某种无法想象的庞然大物的注视之下,一举一动,乃至每一个念头,似乎都纤毫毕现,无所遁形。
那“对话”再次如期而至,这一次,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清晰,仿佛就在他耳边低语:
“观察体A:……此阶段发展偏离预设概率73.4%。个体‘陈-太初’的行为模式…异常。依其掌握的武力、经济及民心基础,取而代之,建立新朝,更符合‘利益最大化’模型推演。为何选择‘君主立宪’此一妥协路径?效率损耗预估增加17.8%。”
“观察体B:数据反馈确认。个体‘陈-太初’的决策逻辑库中,‘文化惯性’、‘稳定偏好’、‘风险规避’权重异常升高。其潜意识层对‘彻底颠覆’存在强烈排斥…源自其原生记忆碎片中对‘乱世’的恐惧印记。确实…非最优解。此选择,将使‘大宋-11号实验场’的文明演进轨迹,产生显着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