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危机四伏
靖康十一年夏,帝国西北边陲。
凛冽的朔风一如既往地呼啸着,卷起漫天黄沙,抽打着苍凉的地平线。这片广袤而苦寒的土地,从未真正平静过。昔日帝国的荣光与枷锁早已随着时间流逝而斑驳,新的力量在废墟与荒野间悄然滋生、碰撞、蛰伏,如同地火奔涌,只待一个裂口,便会喷薄而出。
阴山以北,大白高国(西夏残部)牙帐。
帐内弥漫着酥油灯与烤羊肉的浓郁气味。李仁孝已不复当年颠沛流离的狼狈,身着融合了党项纹饰与汉式裁剪的王袍,面容被塞外的风霜刻得更加深刻,眼神锐利如鹰。他手中把玩着一只精巧的铜制模型——那是一尊缩小了的“惊雷”便携式火炮,炮管上的冷光映着他眼底的野望。
“国相,”他声音低沉,带着草原首领特有的沙哑与果决,“宋人自毁长城,秦桧之流,鼠目寸光,竟将此等利器售予我等!真是天助我也!”他猛地握紧模型,“当年灵州之败,皆因宋军火器犀利!如今,他们亲手将刀柄递到了我们手上!”
一旁的老国相嵬名安惠,须发皆白,眼神却依旧精明:“陛下,此物虽好,然仿制非一日之功。宋人匠作监管控极严,流出的匠户技艺参差不齐。我等需耐心…且需更多钱财,贿赂边关榷场那些蠹虫,换取更多图纸、乃至熟手匠人!”
“钱财?”李仁孝冷笑一声,指向帐外无垠的草原,“用我们的牛羊、战马、青盐去换!再不够,就用刀剑去河西走廊‘取’!宋人内部已乱,自顾不暇,此时正是我们积蓄力量,重现大白高国荣光之时!”他的目光仿佛已穿透帐幕,看到了未来铁骑纵横、火炮轰鸣的场景。
西北大漠,西辽王庭。
耶律大石已逝,但其孙耶律夷列已然成长为一头矫健的苍狼。王庭设在一座背风的古城遗址中,虽不及昔日辽上京繁华,却自有一股粗犷而坚韧的气度。耶律夷列一身契丹贵族的传统服饰,外罩皮裘,手指敲打着桌案上一份来自汴梁的密报。
“南朝…真是越来越有趣了。”他嘴角勾起一丝嘲讽的弧度,“自断臂膀,驱走陈太初,如今连看家的火器都拿出来换钱了?秦桧?哼,跳梁小丑!”
一名身着汉服文官打扮的臣子躬身道:“陛下,南朝内乱,金融崩坏,确是良机。我等从榷场购得的火铳、火药配方,虽不及宋军精锐所用,然足以武装皮室军。假以时日,我军战力必能大增。只是…需谨防蒙古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