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脊梁一个老学究

第332章 危机四伏(第2页)

“蒙古?”耶律夷列眼中寒光一闪,“一群尚未开化的野狼罢了!眼下他们还在为争夺草场和人口互相撕咬。待我大辽重整旗鼓,吸纳漠北诸部,第一个要扫平的,就是这些不安分的邻居!”他顿了顿,语气转为凝重,“真正令人忌惮的,依旧是陈太初。他虽远遁海外,余威犹在。其在西北旧部,如韩世忠等,虽被调离,然影响未绝。我等此时,仍需隐忍,静观其变。”

东北,黄龙府故地(现东北安抚使司)。

完颜雍(金世宗,此时尚未称帝)屏退左右,独自立于残雪未消的庭院中,望着南方。他一身宋制官服,却难掩眉宇间那股属于山林猎手的彪悍与隐忍。十年蛰伏,十年称臣,如同受伤的猛虎,舔舐伤口,等待时机。

“秦桧…张通古…”他低声念着这两个名字,一个远在汴梁翻云覆雨,一个则是秦桧安插在他身边、名义上的“副使”,实为监视者。“用钱财和承诺,就能换来火炮图纸和匠户…南朝官僚之腐败,真是…令人发指,也…令人欣喜。”

他缓缓握紧拳头,骨节发出轻微的爆响。“韩世忠被调走,何栗被召回,换上来这个贪婪无能的张通古…真是天赐良机!南朝自毁藩篱,将山海关外的土地再次暴露在我女真儿郎的铁蹄之下!”但他随即压下翻腾的血气,眼神恢复冷静,“不急…还不能急。陈太初虽走,其旧制犹存,边军尚有战力。需等…等南朝自己流干最后一滴血。等那个…关键的信号。”

漠北,蒙古诸部联盟。

广袤的草原上,星罗棋布着各个蒙古部落的毡帐。没有统一的汗庭,只有时而联合、时而征伐的松散联盟。然而,火器的威力已经如同传说般在这些马背上的民族中流传。通过西辽榷场或是劫掠边境,少量火铳流入了草原。

一位年轻的部落首领,名叫也速该(铁木真之父),刚刚用十匹良驹从一支西夏商队手中换回一杆保养不善的宋造火绳枪。他笨拙却又兴奋地摆弄着这“会喷火打雷的铁棍”,眼中闪烁着对强大力量的渴望与征服的野心。

“南人的东西…厉害!”他对周围的族人说道,“但我们蒙古人的弓箭和马刀,才是草原的主人!等我们学会造这玩意…整个草原,都将臣服在我们的马蹄下!”虽然铁木真尚未出世,但统一的种子与对外界技术的贪婪,已在悄然孕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