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穿民国1903用户山尖

第107章张氏家族的产业(第2页)

 钻床:用于在弹壳或弹头上钻孔,比如在弹壳上钻出安装底火的孔,或在弹头上钻出一些用于安装或固定的小孔等。 

 钳工工具:如大老虎钳、咬钳、剪铁钳等,可用于对金属材料进行剪切、弯曲、夹持等操作,在处理弹壳、制作弹头等过程中会用到。 

 模具:制作弹头需要标准的弹头模型,以保证弹头的形状和尺寸符合要求,提高射击精度。 

 这些工具在现如今的大清帝国是买不到的,虽然工具也十分的简陋但是还是好用的。 

 还购买了5套子弹生产线。 

 冲压设备:如人力螺旋冲压机,用于冲压成型弹头和弹壳。 

 铣削设备:经过改造的万能铣床,可对冲压成型的弹头进行修整,使弹头圆度、尖度规格一致,也会制作弹壳底部底火区域。!q_i_x′i^a.o-s!h~u\o`..c,o¢m+ 

 传送设备:如传送带,用于将原材料送入机器原料口,以及将制作好的子弹输送到下一工序或成品区等等... 

 子弹复装车间里,一派忙碌景象。车间宽敞却略有些昏暗,弥漫着淡淡的硝烟和机油的味道。 

 张大毛和安芳进了复装子弹的车间,看到都是自己张氏的族人, 

 婶婶大娘们围坐在长桌旁,神情专注。她们熟练地拿起旧子弹壳,借着昏黄的灯光仔细检查,用小巧的工具清理着弹壳内的残余火药,手指灵活而稳定。有位年轻的妇人,眉眼间透着坚毅,她轻轻吹去弹壳内的灰尘,嘴角抿成一条线,仿佛在和这小小的弹壳较着劲。 

 小伙子们则在一旁操作着简陋但实用的复装设备。他们有力的双手紧紧握住工具,将新的火药小心地填入弹壳,再把弹头精准地安。每一个动作都干脆利落,眼神中满是认真。汗水顺着他们的额头滑落,浸湿了衣领,但他们顾不上擦拭。 

 车间里不时传来工具碰撞的声音和人们轻声交流的话语,大家分工明确、配合默契。 

 张大毛默默的在边上看了一会,就来到子弹生产线车间。 

 子弹生产厂房里弥漫着紧张而忙碌的气息。五条子弹生产线一字排开,机器轰鸣作响,震得人耳朵难受,而操作这些生产线的,清一色都是张氏家族的子弟。 

 他们眼神专注,动作熟练而迅速。有的紧紧盯着机器的运转,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出现的小故障;有的快速地将原料填入机器,双手如同灵动的飞鸟;还有的在生产线末端仔细检查着产出的子弹,确保每一颗都符合标准。 

 二大爷张权在一旁,眼神里既有对后辈们熟练操作的欣慰,也有着对未来的忧虑。在这个动荡的年代,这些子弹一部分送到厂库一部分将被送靶场。 

 车间里,汗水湿透了张氏族人的衣衫,但没有一个人喊累。他们深知,家族的荣誉与使命就寄托在这一条条生产线之上。一颗颗子弹在机器的运转下诞生,仿佛是他们心中信念的具象化。 

 张大毛来到了,二大爷张权身边叫道:二大爷!二大爷回头一看,是大毛和安芳丫头,笑着说道:呦!今天怎么有时间来这里了? 

 这工厂都开工好几个月了,也没见你来过,今天怎么想起来看看? 

 张大毛挠了挠头尴尬的笑道,这不是看看子弹生产线,生产的怎么样了吗? 

 这些生产线怎么样好用吗?这可都是美国货,可是花了不少钱的。 

 二大爷笑着说道:这生产线非常不错,又快,又好,那子弹哗啦啦的就造出来了,就是比较费铜料。 

 也多亏了,咱们有炼钢厂还可以炼铜,还有之前运过来的铜锭。 

 也不知道你现在咋就这么大的能耐,又是炼钢厂,又是子弹生产线的,我们火柴厂也有好几千口人了。 

 现在咱们张氏家族的人一半的人,都在这个生产子弹的工厂工作。 

 每天小伙子们都干劲十足,你看看这些子弹生产线多新呀?我天天看着这些宝贝心里就喜欢的不得了。 

 如果我们要是卖子弹也能发财。二大爷不无得意的说道:现在一天就可以生产两万发子弹,虽然有时会少一点。 

 现在仓库里堆着几十万发子弹!张大毛说道:二大爷几十万子弹也不多呀?如果上了战场,如果是一万人一人一颗子弹,一瞬间一万发子弹就没了,如果正常的一次战役就要耗费几十万发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