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武当问道,太极真意(第2页)
“阴阳相济,刚柔并存……”我心中若有所悟,“这便是太极的真意吗?”
我沉浸在这奇妙的感悟之中,不知过了多久,忽闻身后传来一个苍老而温和的声音:“小友在此悟道,可是有所得?”
我睁开眼,转头看去,只见一位身着紫色道袍、鹤发童颜的老道士正站在我身后,手中拄着一根龙头拐杖,目光深邃如海,脸上带着慈和的笑容。他气息渊深似海,竟让我丝毫感应不到其修为深浅,显然是一位修为远超我的得道高人。*躌?4.墈/书_ ¨首\发-
我连忙起身,恭敬地行了一礼:“晚辈林清扬,见过前辈。方才在此打坐,偶有所感,打扰前辈清修了。”
老道士呵呵一笑,摆了摆手:“无妨,无妨。老道云鹤子,乃武当派一闲云野鹤罢了。看小友根骨清奇,灵力精纯,年纪轻轻便己达金丹圆满,实乃道门奇才。不知小友师承何派?”
我答道:“晚辈师承隐仙派,师父云游在外。此次前来武当,是为寻访道家真意。”
“隐仙派?”云鹤子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了然,“原来是青玄子道友的高徒,难怪如此不凡。隐仙派虽己避世,但其道法精妙,首指大道本源,可惜传人稀少。你能得其真传,亦是福缘深厚。”他打量了我片番,又道,“老道观你体内气息驳杂,似兼修数家之长,灵力、星力、甚至还有一丝微弱的愿力……小友,你走的这条路,非同寻常啊。”
我心中一凛,这位云鹤子前辈的眼力当真可怕,竟能一眼看穿我体内的情况!我恭敬道:“不瞒前辈,晚辈确有此惑。儒释道三教之理,晚辈皆有所涉猎,欲求融合贯通,却总感力有不逮,不知该如何前行。”
云鹤子捋须沉吟片刻,缓缓道:“三教同源,皆出大道。儒家入世,讲求修齐治平;佛家出世,讲求明心见性;道家超世,讲求道法自然。三者各有侧重,亦有相通之处。小友欲融合三教,非是不可,然需寻得其核心共通之理,方能融会贯通。”
他顿了顿,指向脚下的云海和远方的群山:“你看这天地万物,阴阳相生,刚柔并济,动静相宜,无不体现着太极之理。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小友体内灵力、星力、愿力,亦可视为不同之‘相’,若能以‘太极’为引,调和阴阳,化三为一,或许便是一条可行的道路。”
“以太极为引,化三为一?”我喃喃自语,脑海中仿佛有一道闪电划过。是啊!《太清玄典》虽阐述了三力融合的可能,却未点明具体法门。而这太极阴阳之理,不正是调和万物的根本法则吗?灵力属阳刚,星力含阴柔,愿力则中正平和,若能以太极图的阴阳鱼旋转之势,引导三力在我体内流转、交融、转化,或许真能达到三力合一的境界!
我越想越是兴奋,只觉眼前豁然开朗,一条全新的修行路径仿佛在向我招手。我再次向云鹤子深深一拜:“多谢前辈点拨!晚辈茅塞顿开!敢问前辈,这太极真意,又该如何体悟?”
云鹤子呵呵一笑,指了指山下演武场上正在练拳的武当弟子:“太极之理,非言语可尽述,需亲身体悟。你看他们所练的太极拳,形随意走,刚柔相济,慢中寓快,静中生动,一招一式,无不暗合阴阳动静之理。小友若有兴趣,不妨去学学这太极拳,或许能从中悟出些什么。”
我眼睛一亮,连忙道:“多谢前辈指点!晚辈这就去!”
告别了云鹤子前辈,我带着白泽兴冲冲地下了金顶,来到山腰的紫霄宫演武场。此时正值午后,不少武当弟子正在场中练功。我找了一位负责教习的道长,说明来意,言明自己对太极拳颇感兴趣,想学习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