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武当问道,太极真意(第3页)
那道长见我虽是外派道士,但态度谦和,又听闻我是云鹤子前辈引荐而来,便欣然应允,安排了一位年轻的师兄教我。那位师兄名叫清风,性情温和,耐心地从太极拳的起手式开始教我。
起初,我觉得太极拳招式缓慢,松松垮垮,似乎没什么威力。但随着一招一式地学习,我渐渐体会到其中的奥妙。太极拳并非只重招式,更重意念与气息的配合。每一个动作都要求松静自然,虚实分明,用意不用力,以心行气,以气运身。那缓慢圆活的动作中,蕴含着连绵不断的内劲,仿佛一个旋转的太极图,化解外力,引动内力。
我沉浸在太极拳的练习之中,将《太清玄典》与《隐仙诀》的内功心法融入其中。渐渐地,我感到体内的灵力、星力、愿力随着拳势的起伏而缓缓流转,不再各自为政,而是开始相互吸引、交融,仿佛真的化作了两条阴阳鱼,在我的丹田气海之中追逐嬉戏。
白泽在一旁看得有趣,也跟着比划起来,只是他动作僵硬,滑稽可笑,引得旁边练功的弟子一阵低笑。
一连数日,我都在演武场潜心学习太极拳。从最初的生疏模仿,到逐渐掌握要领,再到最后的心领神会,我对太极阴阳之理的体悟越来越深。某日清晨,当我又一次打完一套完整的太极拳,收势而立之时,只觉体内三股力量浑然一体,圆转如意,金丹、光球、真种之间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循环,生生不息。
我缓缓睁开眼,吐出一口浊气,只觉神清气明,修为虽未突破,但对力量的掌控和运用却提升了一个档次。我知道,我己经找到了融合三教力量的钥匙——那便是这“太极真意”。
“多谢清风师兄指点。”我向教我拳法的师兄行了一礼。
清风连忙回礼,惊叹道:“林师兄悟性惊人,短短数日便将太极拳练至如此境界,实在让师弟汗颜。”
我微笑道:“不过是侥幸有所感悟罢了。武当太极,果然博大精深。”
告别了清风师兄,我带着白泽准备离开武当山。在山门处,又遇见了云鹤子前辈,他依旧拄着龙头拐杖,笑呵呵地看着我:“小友,看你气色,想必己有所得?”
我再次恭敬行礼:“多谢前辈指点,晚辈己初窥太极门径,受益匪浅。”
云鹤子点了点头:“善。太极之道,博大精深,你今日所得不过是冰山一角,日后还需勤加体悟。记住,道无止境,学无止境。”
我郑重应下:“晚辈谨记。”
云鹤子又道:“老道观你行色匆匆,可是又要远行?”
我点头道:“是,晚辈欲往北地一行,探寻一些旧事因果。”
云鹤子目光微凝,沉吟片刻,道:“红尘炼心,难出心,一切小心。”
云鹤子摆了摆手:“去吧。若有缘,自会再见。”
我再次向他深施一礼,带着白泽,御起七星剑,冲天而去。武当山的青峰翠峦在脚下渐渐远去,但我心中那份对太极真意的感悟,却如同烙印般深刻。
再次北上,是刚收到传音,隆庆帝驾崩,思柔因强行给哥隆庆帝续命失败,自己也命悬一线。我强忍住着急的心情,飞向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