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培训分身,天资初现(第3页)
“可当未来的某一日,我若真的寻到了秋燕与张凌的转世,我体内的这份情感烙印,这份刻骨铭心的师徒因果,会不会瞬间将我吞没?届时,我还能否保持一个‘守护者’的超然?还是会不由自主地,沦为你这份未了因果的傀儡,重蹈你当年‘逆天改命’的覆辙?”
这个问题如同一柄最锋利的剑,直指我留给他这传承中,最凶险,也是最无解的结。
我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渊儿,这便是你的‘劫’。”
我看着他,眼神变得无比的郑重。
“是你,必须要自己去渡的一重‘心魔劫’。”
“我无法给你答案。因为连我自己都未必能勘破。”
“我只能告诉你,何为‘太上忘情’。”
“忘情,非是无情,更非绝情。而是将那份对某个个体的‘小爱’,升华为对天下苍生的‘平等的大爱’。是将那份因个人得失而起的‘小我’之悲欢,融入这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的‘大我’之循环。”
“当你再见到他们时,你要学会看到的不仅仅是你那两个可怜的弟子。”
“你要看到,他们是这众生愿海中的一滴水,是这轮回长河中的一朵浪花。他们与你曾在江南小镇救下的那个孩童,与那曾在长江之上舍身救人的船工,并无本质的不同。”
“你的情感,不是你的枷锁。它是你的罗盘。它指引着你去找到那些,你该去守护的东西。但如何守护,用何种心态去守护,则需要你自己,用你的道,去寻找那个平衡点。”
“当你能含笑看着他们历经他们自己的人生,走完他们自己的路,无论那结局是喜是悲,而你的道心不起半分波澜,只余祝福时。”
“你的‘劫’便渡过了。”
“你的道也就成了。”
我说完,便不再言语。
祖师堂前,再次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只有风吹过。
林渊低着头,那年轻的脸上,阴晴不定,仿佛正在经历着一场无声的天人交战。
许久,许久。
他才缓缓地抬起头。
他眼中所有的困惑、探究、挣扎,尽数褪去。
只剩下一种将所有使命,所有凶险,所有未知的“劫”,都坦然扛于己肩的澄澈与担当。
“师父。”
他站起身,对着我,这个他的本源,他的“道之根”。
再次深深地行了一个弟子对师父的大礼。
“弟子,明白了。”
我坦然地受了。
我知道从这一刻起。
论道结束,心性已成。
但光有道心,还不够。
我一挥手。
数百本,我从大明各处藏书阁,以神通复制而来的典籍,便如同雪片一般,出现在了林渊的面前,堆成了一座小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其中,有《周易》、《道德经》这样的道家无上经典。
有《春秋》、《史记》这样的历史巨着。
有《天工开物》、《梦溪笔谈》这样的百工技艺。
亦有《诗经》、《楚辞》这样的诗词歌赋。
“你拥有我所有的修行感悟,但这些,才是构成我们这个文明真正的血肉。”
我指着那座书山,对他说道:“从今日起,‘复习’它们。你要比这世上任何一个大儒,都更懂经史子集。你要比这世上任何一个工匠,都更懂百工技艺。”
“因为,你要守护的不仅仅是人。更是人所创造出的文明。”
林渊看着那座书山,眼中没有半分不耐,反而燃烧起了熊熊的求知火焰。
“是,师父。”
他走到书山前,随手拿起一本《论语》,便津津有味地翻阅了起来。
那专注的神情,像一个第一次接触到知识的孩童。
看着他这副模样,我欣慰地笑了。
就在这时。
“嗷呜——”
一声充满了好奇与欢快的龙吟,从不远处的寒潭之中传来。
一道巨大的白色身影,破水而出,在空中一个盘旋,便化作了那条总是带着几分憨态可掬的小白龙。
是白泽。
它睡了很久,自我开始创造分身,它便陷入了沉睡,为我护法。此刻,它终于感受到了那股与我同出一源,却又充满了勃勃生机的全新气息。
它歪着巨大的龙头,一双蓝宝石般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那个正捧着书本,看得入迷的林渊。
它先是闻了闻。
那股气息很熟悉,是哥哥的味道。
但又有些不同。
这股气息更加的年轻,像一颗刚刚从树上摘下的沾着露水的果子。
它试探着,伸出巨大的龙头,在林渊的肩膀上轻轻地蹭了蹭。
林渊从书本中抬起头,看到了这只,只存在于他“记忆”之中,却从未真正接触过的神兽。
他没有半分的惊慌。
他只是伸出手,学着我记忆中的样子,轻轻地在那光滑而又冰凉的龙鳞之上,抚摸了一下。
“你好,白泽。”
他的声音,很温和。
“嗷呜!”
白泽舒服地眯起了眼睛,喉咙里发出了满足的呼噜声。
它能感觉到。
眼前这个少年,和它的哥哥一样。
可以信赖。
可以亲近。
它那巨大的,毛茸茸的尾巴,开心地摇摆了起来,将旁边的一棵小树都扫断了。
看着这一人一龙,如此和谐的一幕。
我的心中,那一丝担忧,也彻底地放下了。
有道心,有智慧,有良伴。
这条路,他已可以自己去走了。
我的目光不自觉地望向了那片,充满了未知与玄奥的须弥虚空。
那股排斥之力,又开始在我周身,若有若无地浮现了。
我知道。
我能停留在人间界的时间又一次缩短了。
是时候,该让这个新生的孩子,去亲身感受一下,这个世界的奇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