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修行:证道之路乱七八糟的思绪

第204章 京师惊变,深入虎穴

天启五年,初夏。

 京师的柳絮,像一场下不尽的雪,洋洋洒洒,将这座帝国的都城,装点得多了几分诗意与浮华。

 通州码头,一艘来自关外的商船缓缓靠岸。

 船上下来一行人,为首的是一个二十余岁的年轻“商人”,他穿着一身质地上乘的苏绸长衫,头戴逍遥巾,手中摇着一柄白玉折扇,面容俊朗,举手投足间,带着一股与生俱来的贵气。

 他的身旁,跟着一位年约十六七岁的少女,她身披一件名贵的貂皮披风,容貌绝美,一双大眼睛,正好奇而又兴奋地打量着这片繁华的天地。

 正是微服而来,化名“黄四爷”的皇太极,与他最宠爱的侧福晋,博尔济吉特氏,大玉儿。

 “四爷,这里就是大明的京城吗?真……真好看!”大玉儿拉着皇太极的衣袖,眼中闪烁着小女儿家的兴奋光芒,那声音娇俏动听。

 “喜欢吗?”皇太极停下脚步,看着她,眼中流露出一丝宠溺,但那宠溺的背后,却是一片深不见底的冷静。

 “喜欢!”大玉儿重重地点头。

 “喜欢,朕将来便送给你。”皇太极笑了笑,那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仿佛在陈述事实的笃定。

 在码头不起眼的角落,几个同样作商人打扮的精悍汉子,悄然上前,对着皇太极行了一个隐蔽的礼节。

 那是代善早已安插在此处的眼线与接应。一切,都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他们没有入住任何官办的驿站,而是在一名山西商会的富商的“盛情邀请”下,住进了位于内城的一座幽静的五进大宅。

 这座宅院,成了皇太极在京师的临时“行宫”。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这位来自关外的“黄四爷”,以其豪爽的性格、渊博的学识和挥金如土的大手笔,迅速地在京师的上流圈子里,打开了局面。

 他出入于最高档的酒楼,一掷千金,还宴请那些郁郁不得志的文人墨客。

 他流连于最风雅的字画古玩店,对大明的书法、绘画、瓷器,表现出极高的鉴赏水准,与那些自诩清高的名士,相谈甚欢。

 他甚至会去国子监外,与那些对朝政忧心忡忡的太学生们,一同席地而坐,从《论语》谈到《春秋》,从民生疾苦,谈到圣君之道。

 他说的是一口毫无口音,甚至比京城人士还要标准的官话。

 他表现出的是对汉家文化的无限崇敬,是对大明朝堂党争的痛心疾首,是对魏忠贤等阉党乱政的切齿之恨。

 他不止一次地在酒酣耳热之际,对着那些新结交的“朋友”,拍案而起,痛心疾首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