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急赴白马寺,僧人进京超度
自那片人间炼狱般的废墟中抽身,京师上空那股混杂着焦糊、血腥与尘土的恶臭,依旧如附骨之疽,萦绕在鼻尖。
我身旁的林渊,那张总是带着几分超然与纯粹的脸上,第一次浮现出一种近乎于“不忍”的神色。
他看着下方那满目疮痍的大地,看着那些在残垣断壁间哭喊、奔走、寻找亲人的幸存者,那双清澈的眼眸之中,倒映着无尽的悲哀。
他虽拥有我三世的记忆,知晓何为死亡,何为悲伤。
但当这数万生灵于一瞬间化为焦炭,那股庞大到足以让天地都为之色变的怨气与死气,如海啸般扑面而来时,这种源自灵魂深处的冲击,依旧让他那颗初生的道心,受到了剧烈的震荡。
“师父……”他开口,声音干涩,“这就是……‘人祸’吗?”
“是。”我没有多言,伸出手,在他那因激荡而微微颤抖的肩膀上,轻轻拍了拍。
“也是凡人走向这个世界的主宰需经历的劫,残忍、痛苦!但如同修行,就是需要经历这些过程。”
“他们的劫我们替不了,火种却可以留存,这也是你使命!”
“当前还是赶紧超度亡魂,此乃当务之急。”
我心念一动,一道凝若实质的神识,如同一只挣脱了所有束缚的飞鸟,瞬间撕裂了空间的阻隔,向着千里之外的洛阳古刹,飞驰而去。那神识之中,只蕴含着一句简单的话语。
“大师,有急事相邀。”
做完这一切,我不再停留。我拉起林渊的手,一步踏出。
眼前的景物,并未如寻常遁法那般飞速倒退。而是像一幅被水浸湿的画卷,所有的色彩与线条,都在一瞬间,模糊、融化、重组。
不过一呼一吸之间。
当脚下再次传来坚实的触感时,我们已然站在了一座古朴而庄严的寺庙山门之前。
千年古刹,钟声悠远,一声声,仿佛能洗去人心头的血与尘。
空气中弥漫着古老的檀香与经卷的墨香,与京师那股令人作呕的血腥气,形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山门之上,“白马寺”三个遒劲的鎏金大字,在午后的阳光下,反射着温润而慈悲的光芒。
这里是中国第一古刹,是佛法传入中土的源头。其山门之内,蕴藏着千百年来,由无数高僧大德的宏愿与信仰,汇聚而成的磅礴愿力。那股力量,平和、浩瀚,如同一道无形的屏障,将所有的污秽与邪祟,都隔绝在外。
我与林渊的突然出现,并未引起寺中僧人的惊慌。
山门之内,一名手持竹帚,正在清扫着落叶的灰衣老僧,只是缓缓地抬起头,向我们投来平静的一瞥,随即又低下头,继续着他那仿佛重复了千年的动作。
仿佛我们的到来,与那片被风吹落的菩提叶,并无任何不同。
“阿弥陀佛。”
一声苍老却中气十足的佛号,从寺庙深处传来。
紧接着,一位身披陈旧的红色袈裟,手持一串暗褐色的菩提念珠,老态龙钟,连眉毛都已雪白垂下的老和尚,在两名知客僧的搀扶下,竟亲自从大雄宝殿的方向,缓步迎了出来。
他每一步都走得很慢,很稳。他那双浑浊的眼眸,仿佛早已看穿了世间所有的悲欢离合,只剩下一种,对众生最深沉的怜悯与慈悲。
正是白马寺如今的住持,已有二百余岁高龄,修为深不可测的志诚大师。
“林道长,别来无恙。”志诚大师走到我的面前,对着我,双手合十,微微颔首。
“惊扰大师清修了。”我亦回了一礼,看着大师身体状况,回想第一次见大师的情景,心里出现一丝不忍与愧疚,随即醒过来,侧过身,将身后的林渊,介绍给了他,“大师,此乃劣徒,林渊。”
林渊看着眼前这位,气息平和得如同一口古井,却又让他本能地生出敬畏之心的老和尚,学着我的样子,恭敬地行了一个道礼:“晚辈林渊,见过志诚大师。”
志诚大师那双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睛,在林渊的身上,停留了片刻。他那张布满了皱纹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微不可察的惊讶,随即又化为了然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