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修行:证道之路乱七八糟的思绪

第206章 急赴白马寺,僧人进京超度(第2页)


 “好……好根骨。”他赞叹道,“道长此举,功德无量。”


 他显然是看出了林渊那并非凡俗的来历。


 没有过多的寒暄。


 志诚大师将我们引入一间幽静的禅房。


 “道长此番,以神念相邀,如此急切,可是京师出了大事?”他为我们沏上两杯清茶,开门见山地问道。


 “大师明鉴。”


 我没有隐瞒,将王恭厂那场惊天大爆炸,将那数万无辜生灵瞬间化为飞灰,将那冲天而起的怨气与死气,原原本本地向他讲述了一遍。


 我每说一句,志诚大师脸上的悲悯之色,便浓重一分。


 当我说完,他那双苍老的眼眸,已经彻底地闭上了。手中的那串菩提念珠,也停止了转动。


 整个禅房,陷入了一片死寂。


 只有窗外,那若有若无的诵经之声,还在悠悠地回荡。


 许久。


 他才缓缓地睁开双眼,口诵一声佛号。


 “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他没有去问,此事背后有何阴谋。也没有去问,朝堂将如何应对。


 他只是站起身,对着门外,沉声吩咐道:


 “传我法旨!”


 “召集寺内,所有‘般若’堂首座及以上修为的弟子,立刻到大雄宝殿集合!”


 “京师有大劫,亡魂无数,怨气冲天!我等佛门弟子,当立‘莲花往生大阵’,赴京师,为那数万亡魂,超度引渡,助他们,早登极乐!”


 他的声音,不再有半分老态龙钟。


 而是充满了,一种“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宏大愿力与担当!


 “是!”门外的知客僧,应声而去。


 很快,一阵急促而又有序的钟声,便在整个白马寺的上空,回荡开来。


 做完这一切,志诚大师才缓缓地转过身,他看着林渊,那眼神之中,多了一丝期许。


 “林道长,老衲有一事相求。”


 “大师请讲。”


 “你这弟子,虽是道门玄功,却天生一颗琉璃心,纯净无瑕,不染尘埃。这于修行,乃是无上之姿。但于这红尘历练,却未必是福。”


 他的目光,转向了禅房之外,一个正闻讯,快步向此地赶来的年轻身影。


 “老衲座下,亦有一劣徒,法号‘了尘’。他自幼在寺中长大,精研佛法,心性慈悲,却也少了些对这人间疾苦的切身体悟。”


 “他们二人,年岁相仿,心性相近。日后,还望道长能允他们,多些往来,相互印证,或可于彼此的道途之上,互为镜鉴,亦是一桩美谈。”


 他的话音刚落。


 “师父。”


 一个清朗温润,如同山间清泉般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禅房的门,被轻轻地推开了。


 一个身穿月白色僧衣,身形挺拔,面容俊秀,肌肤在阳光的映衬下,竟白得有些透明的年轻僧人,走了进来。


 他约莫二十出头的年纪,眉心一点朱砂痣,双眸清澈如水,嘴角天生带着一抹,令人如沐春风的微笑。他整个人,都散发着一种,阳光而又慈悲的气息,仿佛是从佛经里走出来的,那位爱洁成癖,风姿无双的阿难尊者。


 他便是了尘。


 金丹后期的修为,根基扎实,佛光内敛,显然是佛门不世出的天才。


 “弟子了尘,拜见师父,拜见林前辈。”他对着我们二人,双手合十,恭敬地行礼。


 当他的目光,与林渊那同样清澈的眼眸,在空中相遇时。


 两个同样纯净,却又分属不同大道的年轻灵魂,都在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丝,源自本源的,惺惺相惜。


 “渊儿,往后与了尘师傅,多亲近,多交流。”我对着林渊,温和地嘱咐道。


 林渊点了点头,对着了尘,回了一礼。


 两个年轻人之间,没有过多的言语,却仿佛已经,定下了一场,跨越道佛的无声之约。


 看着眼前这和谐的一幕,我心中微动。


 我从袖中,取出了一只通体晶莹,散发着淡淡寒气的白玉小瓶。


 瓶身之中,一滴只有米粒大小,却蕴含着星辰生灭之力,散发着乳白色光晕的液体,正在静静地悬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