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第111章 梅殷:臣,死谏!

 第111章 梅殷:臣,死谏!

 “母后,父皇去哪里了?”

 坤宁宫,朱标来到这里向马皇后行礼问之后,望着马皇后出声询问,显得有些好奇。!l^a/o′k.a.n·s/h*u+.`c+o!m_

 话说,一直以来他爹都是醉心于政务的处理,非常勤政。

 除了上早朝之外,绝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武英殿里窝着,批改奏章,很少外出。

 中午吃饭的时候,也不会吃太正经的饭,只是吃些点心,饼子什么的垫吧一下。

 就这还是一边吃,一边听人给他讲历史。

 一天到晚安排的满满的。

 朱标也知道,自己爹为啥中午不吃太正经的饭。

 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父皇打小养成的习惯。

 寻常人家一天都是两顿饭。

 甚至于只是两顿饭,很多人家都要吃不起。

 更别说是三顿饭了。

 父皇吃的苦是真多,以往经常挨饿。

 如今虽早已成为皇帝,可以肆意的大吃大喝。

 可他还保持着节俭的习惯。

 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父皇觉得吃饭太费时间。

 耽误他处理正事。

 不如随便对付对付了事。

 可今天却不一样了。

 朱标在文华殿处理了一些政务。

 一些地方有些疑惑,拿捏不定,就想来武英殿那里请教一下自己父皇。

 结果却发现不见了。

 这让朱标分外好奇。

 自己父皇在这个点儿,不在武英殿处理政务,也真是稀奇。

 问武英殿外守着的宦官,宦官说陛下一早就走了。

 并不知道去了哪里。

 所以朱标就来坤宁宫了。

 “你父皇他去双水村,看有容还有你二妹夫去了。”

 马皇后望着朱标笑着说道。

 “啥?”

 听到马皇后的话,朱标愣了一下,惊讶出声,显得很是错愕。

 这个结果,当真是他所没有想到的。

 话说,自己父皇对二妹夫的意见,不还挺大的吗?

 母后没经他同意,把二妹给嫁出去,他心里老大不痛快。

 按照朱标的预计,自己父皇想要转过这个弯儿,最起码也要个十天半个月。

 等到去见二妹夫,或者是二妹夫和二妹前来皇宫拜见之时,父皇肯见他们,那至少也需要半年。

 甚至于需要更长一些的时间做缓冲才行。

 可哪能想到,现在不过是这才几天时间。

 父皇回京也不过是五六日的时间而已。

 怎么现在就去了双水村?

 当真是令人意想不到!

 “母后,父皇自己到那里去,不会再闹出什么事情来吧?

 可别捅了什么篓子,咱们不在那边,没人能拦住他。”

 朱标愣了一下之后,忙望着马皇后开口道,带着一些着急。

 他可太清楚自己父皇了。

 在不少时候,很容易上头。

 一旦上头,很少有人能拦得住他。

 马皇后闻言摇了摇头笑着道:“没事,那次的事儿已经过去了,你爹这人对梅殷刀子嘴豆腐心。

 表面上提起梅殷这孩子,就吹胡子瞪眼。

 可实际上心里面,对这孩子重视着呢!

 他这个时候过去,就是最大的见证。

 如今有容他们两个人已经成亲。

 中都城的事,也已经出结果了。

 那么再接下来,必然不会再有什么不愉快的事发生。

 梅殷这孩子,也是个明事理的,不会胡来。

 上一次,只是中都城上的事,李善长等人闹的太过分了。

 权势又大,没人能奈何得了他们,那孩子才在可奈何之下,闹了那么一出。

 现在咱大明,可没有如同中都城那样的事儿了。

 就算是想要再闹一出,他也没有理由。”

 马皇后说起这话时,还是蛮有信心的。

 听了马皇后的话,朱标再一想,也觉得自己母后说的很有道理。

 是自己多想了。

 事情已经过去了,二妹夫也成了真正的二妹夫。

 成为了一家人。

 今后在一起相处,只会越处越亲,绝对不会再闹的如同之前那样喊打喊杀的。

 当下又在这里和马皇后说了一些话。

 朱标便从坤宁宫离开,接着去处理政务了。

 不再多想父皇去双水村的事。

 同时也在心里琢磨着,自己什么时候也到双水村那边走一遭。

 自己二妹成亲之时,自己不在。

 现在抓紧时间,到双水村那边看看二妹他们两个也好。

 不仅朱标这样想,马皇后也是差不多的想法。 也在想着什么时候,去看看自己女儿。

 以往有容在宫内,陪伴在身边,只要想见,每天都能见到。

 现在嫁出去了,一下子倒是觉得身边空落落的……

 ……

 “这道路倒是和得到的情报一样,确实平整,好走。”

 朱元璋骑在马上,带着七八个护卫朝双水村而去。

 快接近双水村之时,明显感觉到了一些不同。

 那就是这路,一下子就变的平坦起来。

 休整的很好。

 和别的地方的路相比,好上太多,对比特别明显。

 这个时候的朱元璋,并没有穿龙袍,而是换了一身寻常人的装束。

 身边陪着的刘英,还有那几个亲军都尉府的人,也都换上了寻常衣衫。

 只在内里穿着软甲。

 这是朱元璋的主意。

 现在不过是来双水村这边一趟而已,看看自己的闺女。

 他不想摆什么皇帝的仪仗。

 这东西太多太繁琐,速度还慢。

 不是什么正经的大事,没必要弄得那么隆重。

 当然,除此之外,朱元璋还有一个想法。

 那就是悄悄的来双水村这里,看看这双水村,和他所得到的情报相符不相符。

 想看到最真实的,双水村这边的模样。

 若是打着皇帝仪仗而来,动静太大,这边必然能提前得知一些消息,肯定会去进行各种收拾。

 这样的话,就和朱元璋的初衷有些相违背了。

 看着这明显平坦,又宽阔了不少的道路。

 朱元璋暗自点点头。

 他倒是知道这是怎么回事。~x/w+b!b′o¢o?k_..c/o`m,

 这是梅殷出钱,让双水村,还有附近那几个村子里的人修缮的。

 虽然当初修缮这道路,最主要的目的也是为了成亲。

 但不得不说了,经过了修缮之后,这一段儿路,走起来是很舒服。

 而且这道路是大家的,大家伙都要走。

 修缮之后,受益的人也不仅仅只有梅殷。

 随着临近双水村,朱元璋也放缓了马速。

 控制着战马,缓步而行。

 并朝着周围打量。

 只见两边到田野里,有些星星点点的人影分布其中。

 有人在耕地,有的已经开始播种。

 好一副热闹而又带着一些宁静的春耕图。

 看着这景象,就让朱元璋觉得心里很是舒适。

 打马继续前行,很快便一路来到了双水村。

 只见这双水村的村头,连接大路的地方,居然有着一个小茶馆。

 这倒是让人显得有些意外。

 毕竟双水村这里,可不是什么镇子。

 所处的地方,也不是什么交通要道。

 这种村落,是很少有茶馆酒肆。

 因为开到这样的地方,根本就赚不到钱。

 而在双水村,原本也没有茶馆,但现在却多出来了一个茶馆。

 茶馆不大,但收拾的挺干净。

 门口不远处坐着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

 面带笑容,看着过来的朱元璋一行人,倒是没有出声吆喝着拉客人用茶。

 这点倒是和那些城镇之中的茶馆酒肆,有很大的不同。

 直到见到朱元璋一行人下马,要往他这茶馆而来之时,这人才忙站起身来。

 笑着出声招呼,让几位里面请,坐下歇息一二。

 而他则瘸着一条腿,一瘸一拐的帮朱元璋等人,去把马拴在茶馆边上的空地上。

 “几位客人要喝点什么?”

 栓了马的瘸腿青年人,走进来洗了手之后,又拿抹布将本就干净的桌子给擦了一遍。

 笑着望向朱元璋等人询问。

 “伱这里都有什么?”朱元璋开口问道。

 “喝的话,只有两种。

 一个是俺家婆娘自己做的醪糟。

 再一个就是粗茶。

 吃的话,有饼子,也可以蒸米,还能炒上几个菜。

 后面养了几只鸭子,还有几只鸡。

 有些时候店里也会有一些野味。”

 说罢之后,又有一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乡野小店,没有什么好东西,俺们做饭的手艺也不算太好。

 比不上大地方。

 不过量是给的足足的。”

 听了他的话后,朱元璋显得有些奇怪道:“我看这里偶尔也有些人往来。

 你这里怎么不弄一些酒来卖?

 应该会有人买吧?

 这岂不是能多赚一些钱?”

 这瘸腿青年笑着摇头道:“不能卖酒。”

 “不能卖酒?”

 这青年解释道:“梅先生说,来这边的,大多都是骑马赶路之人。 要走的路途又远。

 少喝一点酒倒还行,就怕一些人没个把门的,一下子喝高了,

 耽误事不说,还容易出危险。

 喝酒不骑马,骑马不喝酒。”

 这话倒是听的跟着朱元璋过来的几个亲军都尉府里的人,神情有些异样。

 骑马不喝酒,喝酒不骑马,这奇怪的什么破规矩?

 还第一次听到。

 朱元璋想了一下道:“饭就不吃了,一路赶来倒是有些口渴。

 把你的醪糟,一人给我们弄一碗。

 再一人来碗茶水喝。”

 “好嘞!您几位先稍等,马上就好。”

 这人应了一声,忙一瘸一拐的去忙碌去了。

 不一会儿,就端来了几大碗醪糟,配上勺子。

 随后又端来了茶水。

 放在朱元璋等人面前。

 人很规矩的来到了门口,不打扰朱元璋等人喝茶。

 朱元璋吃了一勺子醪糟,倒是觉得这味道很不错。

 一般而言朱元璋在外,是不吃别人准备的食物,只吃自己带的。

 这是多年以来养成的习惯。

 他这一路厮杀过来,早已是见多了人心险恶。

 深知小心驶得万年船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