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种地可以不交田税,官府还倒找钱?
梅殷看着太子朱标的反应,心中为之欣喜。!q\d?h~b_s¢.!c?o,m\
因为他知道,这是他所想要的火候到了!这个时候的朱标,心里面已经产生了强烈的动摇。只不过一直以来,他所接触的儒家的那一套实在太多。这些具有很强的韧性。让他有些难以接受新的理论。这个时候,需要梅殷这边有更为决定性的话说出来,进行一槌定音。这样的话,就能够在这件事情上,取得最终的胜利。若是没有更有分量的话说出来,把天平给彻底的压到开海经商这一方面的话。朱标长时间所接受的儒家的、根深蒂固的儒家那一套,会不断反弹,加重分量。最终还会让太子朱标的想法,回到从前。梅殷的这些努力,将会功亏一篑。但梅殷既然选择在这个时候,给朱标说这些。并且在此之前,思索良久,自然是有所准备的。会有威力更大的话,在这边等着。不可能前功尽弃!当下就望着朱标再次开口道:“大哥,我能够理解你的心情。毕竟今天你所听到的这些,和你平常所接触,所学习的那些有着很大的不同。重农抑商,仿佛是亘古不变的。从秦朝还没建立之时,就有这样做。但是大哥,今天我想告诉你的是,重农抑商在很大程度上,确确实实能够起到一些积极的作用。维护国家的稳定。但是,也同样有着很多的危害。会在一定程度上去限制一个国家的发展。我知道大哥对此很纠结,但有句话大哥不妨听一下。重农抑商这些儒家的这一套,已经实行了将近两千年。从先秦时期,便已经被提了出来。后面所建立的国度,一直也都是遵循这一套的。可是,这么多年下来经历了这么多的王朝。可有哪个朝代,跳出了王朝三百年轮回的这个圈儿我大明想要跳出这个圈,那就必须要做出一些新的东西。才有一定的可能,突破原有的那个怪圈,打破这个规律。如果还死守着那一套,做的最好做的,也不过三百年左右的国运。既然那么长期的历史,都证明了那一套破不了怪圈。为什么大哥还不想着,做出一些改变,还想要用那一套”“轰!!”梅殷所说出来的这话,宛若一道惊雷一样,陡然之间就在太子朱标的脑海当中,轰然炸裂!带给他了极致的震撼,将朱标心中诸多的纠结,一下子给轰了个粉碎。让他整个人都有种倏然一惊,醍醐灌顶一般的感受。仿佛满心的迷雾,在此时都被一下子给击破。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心里面所有纠结都没了。只剩下了,内心深处散发出来的明悟。二妹夫说的对!重农抑商这一套东西,已经实行了那么多年。虽然各个王朝的统治办法,政治构架等诸多东西。有着这样那样的不同。但有些事情,却是相同的。这么多年,经历了那么多的朝代,有的只有短短十几,二十年就没了时间长的话,强如汉唐,也不过两百多年没有达到三百年。自己这个时候所寻求的,是要跳出这个怪圈,要尽可能的让大明变得更加长久。在这种情况之下,若是不思改变,还想着用之前的那样一套,肯定不行。最终的结果,再好也不过是和汉唐一样。有个接近三百年,也就是到头了,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这这自己之前,怎么就陷入到了这样的迷茫之中“对,二妹夫你说的对。这事情上,是我想的有些差了。没有想明白。还好二妹夫把我点醒。不然我这边,就要犯下一个巨大的错误了!”太子朱标,望着梅殷,神色神色显得有些激动的出声说道。梅殷方才给他所说的这些话,可当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把他心里面的不少疑惑,一下子就给破除了。看到自己家大舅哥的这个反应,梅殷心里面倒也觉得特别的不错。成了!这一次的事儿成了不枉自己此番,给大舅哥前前后后说了这么多的东西。到了现在,终于是要把这个事儿给弄成了!只要说服了大舅哥,那么在接下来,很多事儿就显得比较好办。梅殷很清楚,这个大舅哥在自己家老丈人心里面,到底有多大的分量。有很多事,大舅哥同意了,那其实就代表着皇帝同意了。当然,像这么大的事情,大舅哥肯定还是要和自己家老丈人商量的。但是别管怎么说,说服了大舅哥,这件事整体上而言,就已经是成了一大半。若是连大舅哥都说不服,那这事儿就更加的难办了。“大哥,这些……其实倒也并不是我说的。还是之前青田先生来这边,与我闲谈之时,聊起了一些事情。让我从中得到了很大的启发。我方才能够想到这些。不然的话,这些事情我就算是想上个十年八年,甚至想得上一辈子,也想不出来。”梅殷又一
次,非常干脆利落的将刘伯温,给拉出来进行顶缸。(新#a(完.本,′\神?÷a站u ^¤+免ˉ费^??阅?读·
到了现在,刘伯温已经成了梅殷专属的顶缸之人了。一听梅殷这话,朱标一下子就变得更加不一样了。怪不得!怪不得二妹夫,给自己所说的这些,听起来如此直白浅显。却偏偏又蕴含着特别大的道理,直指问题的核心。不像很多人那样,说起话来云山雾罩。听了半天,也没能让人知道具体都是说的啥。专门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故作高深。那些人,是当真可恨!和现在二妹夫与自己说的这些,有着天差地别。这才是说事情是该有的样子!“原来是青田先生!这青田先生,当真大才!”朱标在听了梅殷的话后,忍不住出声赞叹了起来。“不过二妹夫,你也是真正的大才。和青田先生谈话,都能够得到启发,想出这么多事情。这可当真不是一般人能办到的。二妹夫当真是神了!”朱标热情的握着梅殷的双手,心里面那叫一个高兴。只觉得自己家,这次要是真的捡到宝了。这个二妹夫真可以!还好自己母后,趁着父皇不在,自己做主,把二妹说给了二妹夫,让他们两个人完婚。不走这么一步的话,按照自己家父皇的脾气。只怕二妹夫,和二妹两人想要成亲。还不知道要多上多少波折。想要找到二妹夫这样的,实在是难。梅殷梅殷闻言笑道:“大哥,这没什么,我不过是说说罢了。真的想要推行下去,还有着重重阻力,非常的不容易。具体操作上面,还有着诸多的步骤需要完善。”朱标闻言,认真摇头道:“这些倒还好说,其实行动上面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能不能将之给想出来。这才是最关键,最难做的。很多事儿,只要能想出来,那接下来再做时,就会容易的多。”说完这些之后,忽然间朱标又想起来了一些事儿,望着梅殷开口道:“二妹夫,这……宋朝时,经商还是很厉害的。不是……不是也没有没有跳出这个圈吗”听到大舅哥问出这样的话,梅殷开口道:“大哥,宋朝本身问题太多了。土地兼并,简直是发展到了变态的程度。而且宋朝先天畸形,立国之时就没拿到完整的疆域。终宋一朝,都没摸到长城的边儿。冗兵,冗官,冗税……种种事情叠加到一起。简直就像是一个本来就畸形,后面又需要背着种种沉重包袱前行的人。可在,这等情况之下,北宋有一百多年,南宋也坚持了一百多年。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宋朝能够存在这么多年,商业不知道发挥了多大的作用,若是没有那等繁盛的商业做支撑。宋朝只怕早就完了。不说别的,单说市舶司的收入,就达到了南宋时国库收入的两成,甚至于还要多上一些……”听到梅殷这么说,朱标再仔细想想,倒也觉得自己二妹夫说的,确实挺有道理。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就宋朝闹出来的那些事儿,很难说,没有繁荣的商业,两宋加起来,还能不能超过三百年。只怕是很难的。之前没有过多的接触之前,朱标对于钱财,其实并不太敏感。尤其是受到儒家的不少事情的影响,甚至于觉得,多谈钱是不太好的。庸俗。但是随着他接触的政务越来越多,很多想法,也都已发生了改变。知道钱到底有多重要。不论是对一个国家而言,还是对于众多的百姓而言,钱那都至关重要。朝廷手里面有钱,才能够做出许多的事情。老百姓手里有钱,才能够把生活过好。才能够有更多的抵御风险的能力。他深知国家也好,百姓也好,手里面有钱,到底有多重要。所以对于二妹夫说的这些,是很认同的。再想想梅殷给他所说的,藩王外封的事,以及今后发展商业的事儿。还有开海禁,重设市舶司的事儿……这些诸多的话,融合到一起之后,竟一下子就找到了一条很好的路。一条真的好好施行下去,能够让大明变得不一样的路。这让太子朱标一时之间,都忍不住在想,这事儿,自己家二妹夫是不是在很早之前,就有所考虑因为二妹夫所说的这些,前后之间跨度很大。却偏偏又能够联合到一起,形成一个不错的体系。朱标心里面产生了一些怀疑。这些……真的都是刘伯温所言吗真的是二妹夫听了刘伯温的话后,才得到启发,所想出来的朱标觉得,或许……并非全都如此。青田先生确实厉害,这点没得说。但自己家二妹夫,本身也确实是非常有才华。自己这个二妹夫是真不简单,非寻常人所能比。“二妹夫,那……这么做之后,会不会……令的很多的人,在今后都会抛弃土地。都跑着去经商若大家都去经商了,那土地谁
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