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卷宗下隐藏了什么?(第3页)

 “原来如此……积弊竟已如此之深。”

 李承乾放下手中的奏疏,长长吁了一口气,心中既有沉重,也有更坚定的决心。

 他意识到,新政绝非仅仅颁布几条政令那么简单,这是一场需要从制度层面进行梳理和重构的硬仗。

 而这些尘封的争议,正是他必须直面并逐一破解的难题。

 “殿下,”一名属官呈上一份刚刚整理好的摘要,“这是近三年来,关于河北道、河南道田亩纠纷及户籍讼案的奏报摘要,其中七成以上涉及世家豪强侵吞民田、隐匿人口。”

 李承乾接过,快速浏览,眼神越来越冷。数据触目惊心,而许多案子的处理结果却是“查无实据”或“调解息讼”。

 “很好。”李承乾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继续整理。

 将其中证据相对确凿、却最终被压下的案子,单独列出来。

 还有,找出所有反对清丈田亩、改革户籍制度的代表性言论,分析其背后可能关联的各方势力。”

 “臣等遵命。”

 李承乾站起身,走到殿门口,望着窗外渐沉的夕阳。

 他知道,东宫今夜将灯火长明。而他手中的这些卷宗摘要,将成为他日后在朝堂之上,与那些反对者们论战的最有力武器。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

 与此同时,尚书省值房内的杜构,也渐渐察觉到了水面之下的暗流。

 他刚上任就重点查阅了河北道田亩户籍的相关卷宗,很快就发现了蹊跷。

 许多关键年份的档案记录模糊不清,数字对不上,甚至有些年份的汇总文书干脆就标注着暂缺或损毁。

 更令他起疑的是,当他试图调阅一些地方上报的原始清册副本时,掌管档案的主事却面露难色。

 这让杜荷不由得提起了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