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怒怼李世民:这太子我不当了不恰药药
第285章 准备推行报刊(第3页)
房玄龄抚须沉吟,率先开口:“殿下,此报内容详实,排版清晰,尤其这标点之用,确能使文意豁然开朗。
活字印刷与新纸之术,竟已精进至此,实乃社稷之福。
然则,臣有一问,如此一份报纸,所费几何?殿下打算定价多少发售?”
这正是关键所在,魏征也抬起头,目光锐利地看向李承乾,等待他的答案。他们深知,价格将直接决定这份报纸的受众和影响力。
李承乾早已胸有成竹,他伸出两根手指,缓缓说道:
“得益于新式造纸术与活字印刷,成本已大幅降低。孤意已决,《贞观民报》每份售价——一文钱!”
“一文钱?!”
饶是房玄龄和魏征久经风浪,也被这个价格惊得愕然片刻。
一文钱,不过一枚最普通的开元通宝,在长安甚至买不到半块胡饼!
这个价格,几乎等于白送!
“殿下!”魏征立刻皱眉,直言不讳,“此举是否过于草率?虽说成本降低,但人工、物料、运输,皆需费用。
定价如此低廉,恐难以为继,长久下去,岂非成了东宫乃至朝廷的沉重负担?且价值过低,恐反惹人轻视。”
房玄龄虽未直接反对,但眼神中也流露出类似的担忧。作为宰相,他必须考虑财政的可持续性。
李承乾似乎早料到会有此问,他从容解释道:“老师所言甚是,若按常理,确难维系。
然此报非为牟利,乃为宣达政令、教化百姓、沟通上下之利器!其利在社稷,在长远,而非区区铜钱。”
他站起身,走到殿中悬挂的大唐疆域图前,声音沉静而有力:“二位试想,若一份报纸只需一文钱,长安城内,多少工匠、学徒、商贩、乃至略有余财的农户能买得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