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第3页)

 “昂待在襄阳城坐镇,跟不待在襄阳城坐镇,那将会面临的境遇必将不同,这点诸君应该没意见吧?” 

 阎象他们没有说话,但他们的表情,己经表明他们心中所想。 

 平日里,曹昂在襄阳或许不显现,但曹昂不在襄阳城,这很多事就是不一样,这就是主心骨的作用。 

 “打荆南,是有不小的损失,关键是这个损失还没有必要。” 

 曹昂向前探探身,“但是这账不能这样算,一旦说昂要离开荆州,需要有人顶上时,却发现没有人能顶上,那诸君觉得昂领兵在外能安心吗?” 

 曹昂的这番话,就体现出大将的作用。 

 在非战时阶段,或许不需要大将出面,可一旦在战时阶段,任何人都要靠边站,唯有能独当一面的大将,才能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 

 现在在曹昂麾下,只有一个人能起到这作用,那就是乐进,此人的资历,能力,战绩,是让所有人都信服的。 

 但只有乐进,这根本满足不了曹昂的需求啊。 

 真的到曹昂出动时,曹昂麾下能不调些猛将悍将?能不调些大将坐镇?靠曹昂一人,这仗能打好? 

 真要能,那曹昂就太厉害了。 

 可问题是不能啊。 

 “于文则的能力,诸君都是有目共睹的。”曹昂继续道:“叫其领着大军征伐荆南,昂不觉得荆南一战会打多久,还有黄汉升、文仲业他们领兵同行,这仗要打太久,都不用昂说什么,他们都会羞愧不如的。” 

 “至于说肆虐荆南的诸蛮,荆南大势只要被我军掌控,剩下的,不就是逐步进剿,逐步安置嘛,这对我军而言很难吗?” 

 “还有,昂之所以要打荆南,还有两方面的考虑,一个是江东方面,一个是交州方面,趁着现在局势还算明朗,我军主动出击拿下荆南,总好过他们都安稳下来,到时联手阻挠我军夺取荆南要好。” 

 曹昂比谁都知孙策的野心有多大。 

 一个江东,是满足不了孙策的胃口。 

 尤其是曹昂做了一些事,避免孙策被刺杀,继而想使孙策不断消耗江东诸族,为后续夺占江东谋势。 

 既然有些事变了,那就要有针对的调整才行。 

 荆南西郡,他现在不设法夺占,等到曹袁之战爆发,万一孙策来个破釜沉舟,想通过荆南作为跳板,杀进荆北,那他到时不就被动了? 

 这不是没有可能的。 

 “既然是这样的话,那象请求随军出战。”听到曹昂所讲种种,阎象的想法有所改变,遂向曹昂作揖行礼道。 

 对鲁肃的能力,阎象是认可的。 

 但是对诸葛亮、庞统、徐庶、司马懿他们,阎象还是觉得他们太年轻了,叫他们随鲁肃一起,协助于禁等将夺占荆南,万一出现什么偏差,这损失对征东将军府来讲太大了。 

 “立,愿为公子分忧!” 

 “琬,愿为公子分忧!” 

 “严,愿为公子分忧!” 

 在阎象话音刚落,廖立、蒋琬、李严等青壮代表,纷纷上前作揖行礼道。 

 曹昂见到此幕,脸上露出淡淡笑意。 

 叫诸葛亮、庞统、徐庶、司马懿他们,跟随鲁肃一起去协助于禁等将夺占荆南,这是曹昂的计划之一。 

 目的是为了磨砺他们,就跟历练于禁他们,提高他们资历的想法是一样的。 

 还是那句话,人才培养必须始终紧抓着,不能有丝毫的松懈,不然过去斩获的优势,就会逐步丧失掉。 

 “诸君无需身肩要职。” 

 想到这里,曹昂撩袍说道:“叫诸君去参与征伐荆南之战,那征东将军府的秩序,岂不是要出岔子了?” 

 “荆南的仗要打。” 

 “但征东将军府也不能乱套啊。” 

 “昂相信,有子敬他们在,足以确保文则他们夺取荆南了,要是顾荆南,却轻征东将军府,那岂不本末倒置了?” 

 曹昂的话,让阎象他们一时语塞。 

 历练与重用廖立、蒋琬、李严他们,是曹昂肯定会做的,不可能说有了诸葛亮、庞统、徐庶、司马懿他们,曹昂就不重视其他人才了,但是人和人的舞台是不一样的,不能一味地都塞到一起。 

 荆南这一战,曹昂要叫诸葛亮、庞统、徐庶、司马懿他们参与,还是和鲁肃一起参与,最重要的目的是收他们的心。 

 叫他们经历这一战后,至少不抗拒征东将军府的征辟,等到那个时候,曹袁之战一旦爆发了,有些人是要留在襄阳的,诸葛亮就是其中之一。 

 而有些人啊,是要跟随曹昂离开襄阳的,庞统就是其中之一,而除了庞统他们外,像廖立、蒋琬、李严他们也会跟着走,这才是他们施展才华的舞台。 

 只要曹袁之战落下帷幕,取胜的是曹氏,有些想法啊,就会伴随着大局的变化,而出现对应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