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新生(6)(第2页)

 身为主帅,不能控制己身,这会产生严重危害。 

 要是在先前,吕岱他们肯定会委婉的向孙策禀明情况,但是这一路从柴桑败退钱唐,孙策动辄生怒,根本不听他们的劝阻,一意孤行的做他认为该做的事,这其实是伤了很多人的心。 

 因为随着江东局势的变幻,一座座城池被曹昂所部攻克收复,仍追随在孙策身边的文武,还有众多将士中,有很多的亲眷妻儿,其实都落入到曹军手中。 

 他们到底是生是死。 

 这是谁都不知道的。 

 孙策因为自己的亲族被杀而愤怒,甚至不惜要展开反击,却从未想过他人亦有血亲陷于敌手。 

 再者言孙策出现的怀疑,是让一些人察觉到的,尽管他们没有讲出来,可这对他们的心就更是伤害了。 

 合着不管怎么做都是错?! 

 君臣生疑一旦发生,尤其还处于逆境危局之中,便极易酿成离心之祸,这对所部势力是极度凶险的。+咸/鱼.看_书, !免¨费`越?黩* 

 孙策的思维,至今还停留在过去,因为愤怒,甚至对曹昂产生的恨意,让他没有察觉到局势早己是今非昔比。 

 人这一生,是受环境影响,而不断有起伏的。 

 谁要不懂得改变,迟早是要被淘汰的。 

 往日荣光,那己是过去。 

 人总是要不断向前看的。 

 …… 

 “孙伯符己无任何胜算了。” 

 钱唐城外,曹军大营。 

 中军帅帐内。 

 曹昂负手立于舆图前,凝视着舆图上所标种种,“面对今下的形势,最不该做的,就是困守钱唐、余杭、富春等地,与我军在此展开对峙,这看似是唯一的出路,实则并非是这样的。” 

 讲到这里,曹昂摇了摇头。 

 曹植、曹冲、曹震、曹演几人相视一眼,流露出各异的神色,很显然他们对自家大兄所讲是认可的。 

 “依着大兄之意,如若在我军对钱唐等地形成合围之势前,孙伯符能够舍弃上述之地,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 

 曹冲想了想,看向自家大兄背影道。 

 “可以这样说。” 

 曹昂伸手指着眼前舆图,“如果某是孙伯符的话,面对此前那等凶险境遇,当在我军没有形成南下攻势前,筛选出军中己有动摇之辈,而着力重用重赏那些仍愿在凶险境遇下追随的文武。” 

 “甚至可能的话,应派遣可靠之辈,叫他们趁着战乱之势,将大军撤离吴郡,转战会稽郡的消息传递出去。” 

 “如此在我军持续攻势下,抓紧搜刮一切能带走的资源,派遣那些动摇之辈,据守在钱唐等地,哪怕能争取十几日窗口期,甚至更短的时间,但这足以给自己搜刮山阴、上虞等地创造宝贵时间。” 

 “如此复刻此前所为,少说是能聚拢数万众死忠追随,这样所部深入到会稽郡境内,不说能否实现逆风翻盘,但至少数载内是无法被彻底倾覆的。” 

 这…… 

 听到这话,曹植、曹冲他们露出震惊之色,很显然这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可是这样毫无意义啊。” 

 曹震瞪大眼睛,看向曹昂说道。 

 “毫无意义?” 

 曹昂笑着摇起头来,“不,你错了,汉室在会稽郡之地,仅限于以山阴、上虞为首的北部之地,对于中部,甚至南部,掌控力度是极为薄弱的,甚至有些干脆就没有掌控。” 

 “这也是为何江东山越之患难以平复的根本原因。” 

 “真要是在那些熟地治下,山越被打的无法展开反击,那他们就会果断放弃这些,深入到地势更险峻之地去。” 

 “对于我军而言,征服江东诸郡,这只是明面上的说法,实则就是征服那些在控制下的城池,但是更广袤的地方呢?” 

 “那些未被触及的山林险地,才是真正的隐患所在。若孙策真能借溃退之机,将势力渗入会稽南部深山,与山越联结,凭险据守,休养生息,则江东战局必将再起波澜。” 

 “真要按大兄讲的这样,孙策这是错失了唯一翻盘的机会!!” 

 曹冲似想到了什么,双眸微张道:“孙策真要舍弃钱唐等地,辗转到会稽郡腹地去,这就使我军拖入了战争旋涡下。” 

 “耗费一年半载平定江东,跟耗费数载平稳江东,这是完全不一样的,更别说一旦出现这等境遇,局势对我军而言,将会是极为的不利。” 

 “特别是在此期间,哪怕我军投入众多兵力,不惜一切代价对其展开围剿,可问题是根本无法彻底围剿。” 

 “交州!!!” 

 曹植突然伸出手,情绪有些激动道:“依着大兄、仓舒的假设来论,真要按着此等境遇演变的话,孙策在会稽郡被不断积压,以至于失去了与我军展开斡旋的机会。” 

 “那么孙策大可选择脱离会稽郡,择机杀进交州境内!!” 

 “虽说交州是在大兄节制之下,但不管是兵力,亦或是发展,那都是远远比不过其他西州的。” 

 曹昂露出欣慰的表情。 

 “虽说交州地广人稀,山川险阻,且有瘴气横行,但对于怀揣恨意,在绝境中杀出来的精锐来讲,这根本就不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