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新生(6)(第3页)

 曹植继续道:“关键是我军在此之前,投入了大量人力和钱粮,这本身就受到不小的损失,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我军的注意一首在会稽郡境内,这势必会忽略对其他地方的警觉。” 

 “真要叫孙策这样做了,不管是在交州境内横行,再或是以交州作为跳板,继而向荆南发动奇袭,这都会对我军产生极为致命的代价!!” 

 曹震、曹演他们睁大眼睛的看向曹植曹冲哥俩,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这不可能吧?! 

 瞧出这些的曹昂,此时开口,“这世上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发生的,有道是时势造英雄,但别忘了,有时也是英雄造时势。” 

 “以此作为前提,如果江东征伐,真要持续数载,某一定不会常待在江东,势必会叫麾下文武在此围剿。” 

 “如此就会出现协调不顺之境,真要叫孙策从会稽郡逃脱,杀到交州或杀至荆南,这势必会造成凶险之境。” 

 “还有持续数载的进剿,都没有能将孙策残部剿灭,这必然会对某的声威造成不小打击,与此同时,对曹氏也是一样。” 

 “一旦孙策杀进交州或荆南的消息传开,一个不争的事实,即位处在许都的那些对曹氏有厌恶,有排斥的群体,势必会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 

 不知为何,曹震、曹演他们的手哆嗦起来。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这将会是无法想象的。 

 也是如此,他们心底更生出了庆幸。 

 庆幸,孙策没有像自家大兄讲的那样做。 

 “有一句话,你们要始终牢记。” 

 曹昂伸出手来,看向曹植、曹冲他们嘱咐道:“在定局没有彻底形成前,不要有任何侥幸心理,觉得优势会始终在自己这边。” 

 “甚至是掌握了优势,也别有骄傲自满的情绪,因为指不定在什么时候,就会有危机在暗中酝酿!” 

 “大兄之言,我等定铭记于心!!” 

 曹植、曹冲几人相视一眼,立时朝曹昂作揖拜道。 

 对他们的教导培养,曹昂是花了心思的,因为曹昂比谁都要清楚,今后曹氏将要面对怎样的境遇。 

 如果曹氏、夏侯、丁家三族子弟,没有能从新时期下有所改变,对这个从旧到新的时代秩序下,将思维有所改变的话,那在今后,必然会被一些人抓住把柄,甚至是有针对的进行算计。 

 好,就算夺嫡不会发生。 

 那退而求其次的争权夺利呢? 

 这难道还不会发生吗? 

 毕竟这没有威胁到曹昂的地位,更没有影响到曹氏大局,但是这会在曹昂之外的群体,在三族之中会产生极大影响。 

 曹昂可不希望这种事发生。 

 如果曹氏、夏侯、丁家三族因为争权夺利导致内耗内斗之事发生,那是会动摇曹操曹昂的根基的。 

 这世上没有什么是不会发生的。 

 乱世纷争下,有乱世纷争的特色。 

 承平时期下,有承平时期的特色。 

 不可能说时代秩序,从一个境遇迈向了另一境遇下,针对天下的思维还是不变的,这迟早是要出大问题的。 

 ‘等到江东整体平稳了,就叫他们留在江东各地历练吧。’ 

 打量着眼前几人,曹昂表面没有变化,但心底却生出思虑。 

 曹植、曹冲、曹震、曹演他们,还有在各地的曹铄、曹彰、夏侯衡、夏侯霸、夏侯充等人,甚至是核心群体的子弟,曹昂不打算将他们带回许都去,曹昂要用数载的历练与磋磨,来叫他们远离权力中枢的纷争,从而给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然真要这样做,曹昂必须要注意一点,那就是要常与他们保持联系,只要有任何疑惑之处,他都必须要及时的指明方向。 

 要让他们始终保持斗志。 

 如果曹昂忽略了这一点,这难保其中不会有人趁虚而入,或许一次两次的挑唆,这不会带来什么,甚至是换来他们的提防,但是时间久了呢?尤其是在他们之中,有些人被曹昂调走了,可他们却没有任何动静,这难道还不会有别的想法? 

 这世上最不能做的,就是试探人心。 

 一旦做了,会出现难以预料的事情。 

 曹昂己经想到今后要面对的境遇,那将是充满挑战与凶险的,所以在今下,他就己经在为后续谋势准备了。 

 针对江东的种种,无论如何都必须要做扎实。 

 不能留下任何的隐患。 

 甚至于说,曹昂要从这个时候就开始指明江东后续发展的方向,叫留守江东的文武,还有在江东历练的子弟,一个个都有明确方向的去前行。 

 只是这就累了曹昂。 

 毕竟千头万绪之下,还有前线战事要打,这所有压力都汇聚在曹昂身上,这其中滋味到底怎样,唯有曹昂一人最是清楚。 

 不过对于这些,曹昂并不在意,这是他自己选择的路,那么他就要扛起这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