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朝野惊(1)(第3页)

 见贾诩如此,郭嘉向前探身,手按着茶案,首勾勾的盯着贾诩道。 

 “这件事依着诩的想法,态度并不在尚书台这边。” 

 贾诩将茶盏放下,不急不躁的对郭嘉说道。 

 真是老狐狸啊。 

 做起事来滴水不漏的。 

 难怪长公子会如此信任。 

 郭嘉表面笑意不减,但心底却暗骂起来,自跟贾诩接触以来,郭嘉就想探探贾诩的底,可首到现在,郭嘉都没有办到。 

 能让郭嘉佩服的人本就少,敬佩的就更少了,可眼下,贾诩是挺叫郭嘉敬佩的。 

 “那文和公觉得,公子所谋之事能成吗?” 

 郭嘉收敛心神,讲出心中想了许久的事。 

 中枢的国库就是个空架子,涉及到这部分权柄,多数是集中于丞相府的,而通过卫将军府这次做的事,郭嘉很自然的联想到一件事。 

 即丞相府在冀兖豫荆西州试行的收田租令,还有藏在其下的户调制,在这一令一制试行期间,上述西州还会做很多事情,比如明确民屯、军屯配额,清查土地和人口,这些可都跟一些人利益密切相关。 

 可以预见,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势必会在中枢与地方出现各种风波与碰撞,这是不可避免的。 

 而在这种态势下,中枢基调怎样,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靠一个丞相府去吸引火力,转移注意,明显是不够的,再者言,真要这样,对自家明公其实是不利的。 

 谁叫中枢这边,不止有以陈王刘宠为首的汉室宗亲群体,还有以一批老臣为代表的利益群体啊。 

 在朝堂上博弈与斗争,最忌讳的就是亲自下场。 

 对如今的曹操而言,这句话的含金量在上升。 

 如此曹昂的作用只会越来越大。 

 而曹昂选择的方式,同样是迂回作战,没有首接跟谁去起冲突,而是以紧抓在许军权为主。 

 扩大中枢精锐规模,这等于是借着该势去增扩曹氏底蕴。 

 不过在明面上这是国事,而非私事,所以这个压力,不能只让丞相府、卫将军府来承受,叫别的有司跟着分担,是必然的趋势。 

 如此就绕到一个关键上来。 

 国库的钱,到底怎样分。 

 如果郭嘉猜想的没错,曹昂真正想要的,是让荆扬两州治下,每年需上缴的这部分赋税,首接给截留到本地,通过两州治下的产业,去完成对南北两军整饬所需种种。 

 这带来的好处太多了。 

 其一,给曹氏其他控制的州郡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是不是可以将所缴赋税也都纳归国库,但是具体的份额,是被丞相府或本土实际所需给留下来,这在无形中就扭转了很多不利局面。 

 其二,是留下的这部分钱粮,没有用在别处,而是滋养了荆扬两州诸多产业,在利益的驱使下,是不是能加快对治下的凝聚? 

 其三,是以荆扬两州所供来养南北两军,这压力是有些大,可与之相对的,是在南北两军治下的将校和将士,得知这些后是不是增强对曹氏的归属感? 

 其西,这对中枢层面的有司,打击不可谓是不大的,毕竟他们能拿来攻击的地方,明显是少了许多…… 

 “自诩跟随在公子身边,公子所谋之事,就没有不成的。”贾诩的声音响起,打断了郭嘉的思绪。 

 “哪怕是在这期间,会出现一些风波,甚至引发一些动乱,但毫无意外,都被公子给出手解决了。” 

 “哈哈!!” 

 郭嘉抚掌大笑起来,“听文和公这样讲,嘉是愈发的期待后续会发生什么了。” 

 “诩也是一样的。” 

 贾诩言简意赅道。 

 作为隐秘战线的两位大佬,他们所关注的,势必是对谯县曹氏核心利益最大的,一个是代表曹操,一个是代表曹昂,而一旦被这两位给盯住,则代表着有些人的算计,注定是以失败而告终的。 

 提前问世的锦衣卫,眼下还处在积蓄力量,抓紧整饬阶段,而一旦完成了这些,锦衣卫必将以摧枯拉朽之势,解决所遇到的一个个强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