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弱国无外交(第2页)
刘亮出言接过话头,语气中带着讥讽:"杨相此言差矣,我从未见过周主这种厚颜无耻之人。夺人基业也能说得如此理直气壮,莫非以为天下人都如周主般不知廉耻?"
杨侃却无所谓地笑了笑,仿佛在谈论别人的事情:"刘军师言重了。乱世之中,强者为尊。我主不过是想在这乱世中求一条生路罢了。"他顿了顿,目光变得锐利,"况且,刘军师也是务实之人,何必逞口舌之快?不如单刀直入,谈谈议和条件。逞这些口舌之快,难道能让汉国多得一分利益吗?"
说完,杨侃从袖中取出国书,双手奉上:"这是我主提出的议和条件,请汉王过目。"
内侍接过国书,呈给刘璟。刘璟同样没有看,直接递给刘亮。这种姿态本身就是一种蔑视——周国的条件,还不值得他亲自过目。杨侃看在眼里,心中微沉,知道这场谈判比预想的还要艰难。
刘亮展开国书,快速浏览后,内心十分诧异。条件之优厚超出预期:周国割南三州,岁贡黄金万两,绢五万匹,遣子为质。以周国如今的国力,如果这些条件都兑现,恐怕周国的百姓很快就要反了。眼下周国接连战败,府兵都不愿意参战了,国库早已空虚。 不过刘亮代表的是汉国的利益,他冷笑一声,将国书随手放在案上,仿佛那是什么不值一提的东西:"宇文泰未免太没有诚意了吧?颖、梁、宋三州已成白地,即使还有人,也没几个了吧?不是我瞧不起你们,每年岁贡黄金万两,绢五万匹,只怕交了第一年就没有以后了吧。"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讥讽:"至于要我大汉要宇文觉这个三岁稚子做什么?难道帮你们皇帝养儿子吗?养大了再让他回来夺位不成?"
这下到轮到杨侃摸不着头脑了。他不明白刘亮为什么要这么说。这些条件已经是周国能给出的最大让步,几乎到了伤筋动骨的地步。难道汉国的胃口比他想象的还要大?还是说汉国根本不想议和,只是故意刁难?
这时,刘亮继续说了,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杨相,议和也可以,你那三个条件我不感兴趣。不如听听我这三个条件。"
他伸出三根手指,每说一条就屈下一指:"第一,大魏尚在,宇文泰弑帝自立,有违人臣之义,当自降一级,允许宇文泰称王而非称帝。天子之位,非僭越者可窃据。"
杨侃脸色微变。这一条直击宇文泰的合法性软肋。称帝是宇文泰多年的梦想,如今要他自降为王,简直是奇耻大辱。但他强压怒火,保持镇定:"请刘军师继续说。"
"第二,"刘亮继续说道,仿佛没看到杨侃难看的脸色,"南三州我们如果真想要,随时可以自取。我们只要荥阳一座城即可,三州你们拿回去慢慢治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