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成败在此一举!(第2页)
“这是我司研发的新型纳米结构电极成型机。”
三号领导点点头。
符于继续说道:“传统电池电极制作工艺简单,仅将金属压制或涂覆在基板上。”
“而该设备利用分子束外延技术,能在原子尺度构建电极结构。”
“以铝空气电池负极为例,它可在特制基板上逐层沉积铝原子,构建出具有纳米级孔隙和高比表面积的电极,极大提升金属与电解液的反应活性,增强电池充放电性能。*顽,夲?神¢颤~ ′首.发+每秒钟可完成数百万层原子沉积,生产效率极高。”
三号领导保持认真倾听神色,时不时点点头。
一行人视察生产线耗时二十多分钟。
最后来到讲台前。
三号领导发表了讲话。
许省长又讲了一会。
马上进入关键节点——生产!
生产过程由孙承平带领一众院士,教授亲自主导工作。
从原材料投放,到生产线运行,无微不至。
车间里的排风扇转得正欢,把空气阴极材料特有的金属腥味吹得西散。
孙承平将刚从成型机里出来的铝空气电池正极片拿起来看了一眼,用尺子丈量下尺寸。
心中咯噔一声。
不对劲,孔眼比标准尺寸大了半毫米,他反手把片子丢进旁边的红色废料箱。
“宗洪超!”孙承平喊了一声:“空气阴极的模具该换了。”
穿工装裤的宗洪超正蹲在冲压机旁,手里的卡尺卡着新换的模具刃口,闻言抬头:“刚换的三号模,按图纸调的啊。”
孙承平走过去,一脚踩下冲压机的脚踏开关,嗡鸣声里,一片带着细密透气孔的镍网落进接料槽。
他捡起片子对着光看,孔眼边缘有毛边:“本来这就是旧设备,刃口磨损了,换备用模,顺便把送料带的张力调紧两格。”
宗洪超连忙指挥工人快速更换模具。
另一边的电解液配制区,两个工人正往反应釜里倒氢氧化钾粉末。
白花花的粉末刚接触釜底,就冒起一阵热气。
“慢点倒!” 宗洪超皱着眉走过去,指着釜壁上的液位线,“浓度计显示现在是 32%,超了 2 个点。”
他拧开纯化水的阀门,透明的水流汩汩注入:“再补五百毫升,搅拌十分钟后重新测。”
工人赶紧记在本子上,反应釜的搅拌桨转得更快了,液体里翻出漩涡。
孙承平和宗洪超在生产线上来回跑,遇到问题当场快速解决。
此时的装配线的传送带正缓缓移动,一个个铝电极壳子列队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