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集:高端民宿开业(第3页)

 那天下午,林晚拿着一份报表走进办公室:"我们的会员体系已经有200人了,其中有15位是主动推荐三位以上朋友入住的。"她指着报表上的名字,"这位新加坡的客人说,想把公司年会放在这里举办。"

 陈默看向窗外,一群白鹭正从海面掠过。他想起刚拿下这块地时,地质专家说这里的珊瑚礁需要特别保护。现在每个客房的浴室里,都放着一本关于珊瑚保护的小册子,扉页上印着他的笔迹:"我们只是这片海的过客。"

 五、云端之下

 开业第三个月,陈默接到了一个特殊的预约。某国际组织想在这里举办一场关于海洋保护的闭门会议,参会的有各国环保专家和企业家。他立刻让人把最大的会议室改造成了"海洋主题"——墙面投影循环播放珊瑚生长的延时摄影,桌上的摆件都是员工潜水时捡的漂流瓶改造的。

 会议间隙,那位曾经投诉渗水的互联网新贵找到陈默,递给他一份文件:"我投资了一家海洋科技公司,他们研发的珊瑚礁修复技术很适合这里,要不要合作试试?"陈默看着文件上的技术参数,忽然想起开业那天暴雨后,他在沙滩上捡的那块被冲上岸的珊瑚碎片。

 那天傍晚,陈默带着专家们去看民宿自己的珊瑚保育区。员工们用废旧渔网制作的人工礁体上,已经附着了不少新生的珊瑚虫。老画家不知何时也跟了过来,他支起画板,把夕阳下的保育区、讨论着的专家们、正在给珊瑚测量生长数据的员工,都画进了画里。

 "小陈,你看这画面。"老画家指着画布,"商业和自然,原来能这么融洽。"陈默望着远处渐次亮起的渔火,想起刚做新能源二手车时,他总觉得商业就是一场征服。而现在,他更愿意相信,真正的商业智慧,是像珊瑚礁一样——在守护中生长,在共生中共存。

 三个月后的行业颁奖礼上,"云端之地"获得年度最佳高端民宿奖。陈默在领奖台上说:"最好的奢华,是让每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觉得自己是这片海的主人,而非过客。"台下掌声雷动时,他的手机收到一条信息,是林晚发来的:"莫干山老宅的玉兰花又开了,客人说想看看三亚的凤凰木。"

 他抬头看向会场外的夜空,忽然觉得那些闪烁的霓虹,竟和三亚夜空的星轨有几分相似。原来无论身处何地,真正的云端,永远在脚下的土地与心中的远方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