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集:产业链整合(第3页)
首演那天,陈默坐在观众席里。当看到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学着演员的样子转着圈跳舞时,他突然明白,文化不是陈列在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能让人笑着参与其中的生活。
演出结束后,周芸递给他一份统计:"刚才后台有三十多个游客问,明天能不能学吹芦笙。"
陈默望着还在广场上拍照的游客,突然有了新想法:"我们开个非遗体验馆吧,请阿婆们来教刺绣、银饰、蜡染,游客做的东西可以带走,也可以放在景区的展示墙上。"
周芸笑着点头:"我就知道你不会满足于一个演出。"
棋盘初成
半年后的董事会上,陈默展示着最新的成绩单:交通专线日均客流量120人,带动景区门票收入增长65%;山味小馆月营收突破80万,食材采购让周边五个村寨户均增收300元;《云上歌谣》演出场场爆满,带动民宿入住率提升至92%。
"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客单价从原来的380元,涨到了现在的860元。"陈默点击鼠标,屏幕上出现一个产业链图谱,"交通、餐饮、住宿、文化体验,这四个环节已经形成了闭环。"
坐在首位的张诚——现在他也是公司的股东了——笑着说:"当初我还担心专线车坐不满,现在看来是多虑了。不过小陈总,下一步你打算怎么走?"
陈默看向窗外,远处的山峦在暮色中连成一片。他想起上周去苗寨时,看到李阿婆的孙女在景区的非遗体验馆里教游客刺绣,小女孩认真的样子让他心里一动。
"我们要把棋盘再做大些。"陈默的声音很轻,却带着力量,"下个月开始,我们和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办民宿管理、旅游服务培训班,优先招当地村民。还有,我想把《云上歌谣》改编成实景演出,就在那片梯田里。"
会议室里安静了片刻,随即响起热烈的掌声。陈默知道,这只是开始。商业就像这片连绵的群山,一座连着一座,当你登上一座山顶时,看到的不是终点,而是下一座山峰的轮廓。
散会后,陈默独自走到景区的观景台。月光下,专线车的灯光像一条流动的银带,从山脚蜿蜒上来;山味小馆的窗户透出暖黄的光,隐约能听到欢笑;篝火广场的方向传来芦笙的声音,清越得像山风拂过竹林。
他拿出手机,给父亲发了条信息:"爸,我好像有点明白您说的'商业是共生'是什么意思了。"
很快收到回复,只有一句话:"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才是真境界。"
陈默笑了,他知道父亲指的不是风景。这片他倾注了心血的土地,这些因为他的努力而改变的生活,才是最值得珍惜的风景。远处的天空泛起了微光,新的一天又要开始了,而他的棋局,才刚刚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