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集:数据的谎言(第2页)

 

 林深让小王把这些记下来,自己则走到一位正在给孩子擦汗的妈妈身边。“您好,打扰一下,是第一次来吗?”
 

 女人愣了一下,随即认出他来:“您是林总吧?我们不是第一次了,这是这个月第三次来。我儿子特别喜欢这儿的小火车,每次来都得坐两圈。”
 

 “那觉得我们这儿收费怎么样?”
 

 “性价比挺高的。}e 

 林深心里咯噔一下。他记得报表里显示,付费课程的报名率一直在降,可实际情况却是供不应求?
 

 接下来的两天,林深带着小王跑遍了所有亲子项目点。在非遗工坊,他看到有家长拿着会员卡登记,说是半年内来的第五次;在自然营地,向导说有三十多个孩子连续参加了三期夏令营,家长还自发建了微信群;甚至在文创商店,店员都在说,很多孩子会指定要买这里的手工玩偶,家长不得不专门跑一趟。
 

 “林总,这跟报表上的完全不一样啊。”小王翻着笔记本,一脸困惑,“明明大家都在重复来,怎么会显示利润下降呢?”
 

 林深没说话,直接开车回了公司。他把张副总叫到办公室,扔过去一叠照片——那是他这几天拍的,有排队签到的登记表,有会员卡的消费记录,还有家长写的意见反馈。
 

 “张叔,咱们的统计口径,是不是有问题?”林深开门见山,“亲子游的利润,你是怎么算的?”
 

 张副总拿起照片,脸色慢慢变了。“就是……门票收入,减去运营成本。”
 

 “那会员费呢?”林深追问,“还有家长在文创店、餐厅的消费,这些算不算亲子游带来的收入?你把新营地的建设成本平摊到每个月,却没把衍生消费算进去,这合理吗?”
 

 张副总额头冒出冷汗:“这……以前都是这么算的。高端游那边,也是只算项目本身的收入。”
 

 “不一样。”林深站起身,走到白板前画了个圈,“亲子游是个生态。家长带孩子来玩,可能会买文创产品,会在餐厅吃饭,会办年卡。这些都是因为亲子项目才产生的消费,必须算进去。”他又画了个箭头,“而且复购率,你只算了同一个项目的重复报名,没算过家长带孩子去完农场,又去非遗工坊的情况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张副总张了张嘴,没说出话来。
 

 接下来的三天,财务部门重新调整了统计口径。当新的报表放在林深桌上时,他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调整后的亲子游板块,利润率不仅没降,反而比去年同期上涨了5,尤其是复购率,竟然达到了惊人的20。
 

 “原来我们一直拿着错误的尺子在量东西。”林深在高管会上把新报表推给众人,“数据不会说谎,但要看你怎么收集,怎么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