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集:同行的窥探(第3页)

 “等等,这不是早上那篇营销号说的‘富二代考察’吗?怎么跟视频里不一样?”

 “那个染布的老匠人好亲切啊,陈总跟他说话的样子不像老板,像徒弟。”

 “哈哈,陈总给女儿擦鼻涕那段,太真实了,我家娃也这样。”

 “注意到没有,他们吃饭是在景区外的小馆子,老板娘还跟他开玩笑,哪像营销号说的‘特供宴席’?”

 “最后那句‘我们造风景,也认真活在风景里’,有点戳人啊。”

 下午两点,#有烟火气的企业家# 这个话题突然冲上了本地热搜。有人翻出陈默几年前在二手车行的照片,对比现在的视频,说“当年帮客户检查车况时也是这认真劲儿”;有人@了那个“商海了望”营销号,问“脸疼吗”;连本地文旅局的官方账号都转发了视频,配文“文旅不是冷冰冰的产业,是有人情味的生活”。

 小林兴奋地发来消息:“陈总,景区的咨询电话快被打爆了,都问家庭游套餐呢!”

 陈默正在开周会,讨论如何优化亲子游路线。他看了眼消息,笑了笑,把手机揣回口袋,对团队说:“刚才看评论,有位游客说‘想带爸妈来看看陈总岳母夸的老戏台’。这就是我们要的——不是让他们来‘打卡’,是来‘生活’。”

 散会后,他走到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看着楼下车水马龙。手机又响了,是林晚发来的照片:岳母在家族群里转发了视频,配文“我女婿不是大老板,是个会陪我看戏的好孩子”。下面是一堆亲戚的点赞。

 他想起早上那篇刺眼的文章,突然觉得,那些刻意制造的对立和偏见,在真实的生活细节面前,其实不堪一击。就像古镇的青石板路,不管被多少人踩过,下雨的时候,总会透出泥土的清香。

 傍晚,老匠人给他发来一条微信,是段小视频:染布坊的晒布架上,挂着一条新染的蓝印花布,上面印着歪歪扭扭的几个字——“认真活”。老匠人说:“这是我照着你视频里的字印的,送给你。”

 陈默回了个“谢谢”,然后点开备忘录,写下:“下周家庭旅行日,带安安去山区营地,看看那里的星空。”

 窗外的天彻底黑了,城市的灯一盏盏亮起来。他知道,明天还会有新的挑战,但此刻,他心里很踏实。因为他明白,造风景的人,首先要懂得欣赏风景里的烟火气,就像当年卖二手车时,最该记住的不是利润,是客户接过车钥匙时,那句“谢谢你,看着就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