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集:石臼的回响
石臼里的回声
展厅的玻璃擦得锃亮,把午后的阳光折成细碎的金片,落在汉代石臼的纹路里。老妇人站在展柜前,蓝布帕子在鬓角蹭了蹭,露出被山风吹出红血丝的眼睛。她的手刚从编织袋里抽出来,指缝里还沾着点褐色的泥——那是今早离开家时,院角老槐树底下的土。
“这石臼……”她伸出手,指尖悬在玻璃上,像怕烫着似的顿了顿,才轻轻贴上去。指腹碾过石臼中央凹下去的窝,那里的石质被磨得发亮,几道深沟里嵌着经年累月的灰白,像藏着无数粒碎米。
旁边的导游正给一群戴小黄帽的孩子讲“古代粮食加工工具”,说这石臼是用整块青石凿成的,配上木杵能捣米、磨粉,是汉代农户的“厨房神器”。孩子们的叽叽喳喳混着空调的嗡鸣,老妇人却忽然侧过脸,耳朵几乎贴在玻璃上,像在听什么。
“李奶奶,您看啥呢?”跟在后面的孙女凑过来,手里还攥着刚买的米糕。她是城里长大的,要不是学校布置“寻找家乡老物件”的作业,怕是这辈子都不会跟奶奶来这种地方。
老妇人没回头,指尖仍在玻璃上慢慢划着,顺着石臼的纹路绕圈。“这得捣多少米啊,”她的声音有点发颤,带着山里人特有的口音,“石缝里都卡着米香呢。”
孙女撇撇嘴,觉得奶奶在说胡话。展厅里干干净净的,哪来的米香?她咬了口米糕,甜味混着香精的味道在嘴里散开,跟奶奶在家用石臼捣的糯米粉根本不是一个味儿。
老妇人却像是真的闻见了什么,眼睛慢慢亮起来。她忽然直起腰,对着石臼提高了声音,喊了句拗口的方言。那声音又脆又亮,像山涧里的水砸在石头上,惊得旁边的孩子都停了嘴。
“奶奶!您喊啥呀?”孙女脸都红了,拉了拉她的衣角。
老妇人没理她,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石臼。就在这时,展厅的中央空调忽然“咔”地响了一声,像是管道里的水流过,又像是远处传来的闷响。那声音很轻,混在孩子们的笑声里几乎听不见,可老妇人却猛地笑了,眼角的皱纹挤成一朵菊花:“它应了!石臼应我了!”
旁边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吓得跳起来,随即拍手笑:“石臼说话啦!石臼说话啦!”孩子们跟着起哄,展厅里顿时热闹起来。导游笑着解释是空调的声音,老妇人却固执地摇摇头,手指在玻璃上又按了按,像是在跟老朋友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