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集:玉珏的裂痕(第2页)
林建国却没走,反而在他旁边坐下,从帆布包里掏出个馒头,递给他:“我早上从公社食堂带的,还热着,你先垫垫肚子。”
赵守义愣了愣,连忙摆手:“不用不用,同志,我不饿。”
“拿着吧,”林建国把馒头塞进他手里,“我看你脸色不好,肯定没吃早饭。咱们聊会儿,你跟我说说,村里像你家这样缺粮的,还有多少户?”
赵守义攥着热乎的馒头,心里暖了些。他咬了口馒头,白面的香气在嘴里散开,这是他半年来第一次吃白面馒头。他一边吃,一边跟林建国说起村里的情况:谁家男人病了干不了活,谁家孩子多粮食不够,还有自己家的事,包括他爹的事,也忍不住说了几句。
林建国听得很认真,时不时点头,还从包里掏出个小本子,记着什么。等赵守义说完,林建国叹了口气:“赵同志,你爹的事,我可能知道点情况。”
赵守义猛地抬起头,嘴里的馒头都忘了咽:“林同志,你……你知道我爹?”
“我爷爷当年跟你爹是一个队伍的,”林建国说,“我小时候听爷爷说,有个叫赵老根的战友,特别勇敢,一次战斗中为了掩护队友,牺牲了。后来部队想联系家属,可那时候战乱,地址丢了,一直没找到。我这次来,也是想顺便帮爷爷找找这位战友的家人。”
赵守义的手开始发抖,馒头从手里滑下来,滚到草里。他一把抓住林建国的胳膊,声音都变了调:“林同志,你说的赵老根,是不是左手有个疤?我娘说,我爹左手虎口有个月牙形的疤!”
林建国点点头:“对,我爷爷说过,赵老根左手虎口有个疤,是当年跟敌人拼刺刀时留下的。”
那一刻,赵守义觉得脑子里“嗡”的一声,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这么多年,他一直背着“逃兵儿子”的名声,在村里抬不起头,现在终于有人告诉他,他爹不是逃兵,是英雄!他想起娘临终前的话,想起这些年揣在怀里的玉珏,突然觉得那道裂痕,好像没那么扎眼了。
“林同志,谢谢你,谢谢你……”赵守义语无伦次,伸手想去掏玉珏,又想起玉珏裂了,手停在兜里。
林建国看出他的激动,拍了拍他的肩膀:“赵同志,你别激动。我回去就跟公社反映你爹的情况,肯定能给你爹正名。还有你家的粮食问题,我也会跟粮站说,优先给你家批返销粮。”
那天下午,赵守义是飘着下山的。竹篓里的野菜没再挖,可他觉得心里装得满满的。回到家,他把林建国的话跟建军说了,建军听了,眼睛一下子亮了,抱着他的胳膊喊:“爹,那我爷爷是英雄?以后村里没人敢说咱们家了?”
“对,你爷爷是英雄!”赵守义笑着,眼泪却又流了下来。他从兜里掏出玉珏,小心翼翼地打开蓝布,递给建军:“你看,这是你爷爷留下的玉珏,当年你太奶奶说,凭着它能找着你爷爷,现在虽然玉珏裂了,可咱们还是找着你爷爷的消息了。”
建军捧着玉珏,凑到窗边的阳光下看,小声说:“爹,这裂痕好像也不难看,就像爷爷当年打仗留下的疤,是英雄的记号。”
赵守义愣了愣,凑过去看。阳光透过玉珏,裂痕在地上投下一道细细的光纹,真的像一道勋章。他突然觉得,这道裂痕不是坏兆头,而是提醒——提醒他,爹的故事还没结束,赵家的骨气,不能丢。
接下来的几天,赵守义天天去村口等消息。第五天早上,林建国真的来了,还带着公社的李书记。李书记握着他的手,郑重地说:“赵守义同志,经过调查,你父亲赵老根同志确实是革命烈士,我们已经向县里申请了烈士证明,很快就能批下来。粮站那边,也给你家批了五十斤返销粮,今天就能去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