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集:铜权的重量(第3页)
“您别跟我客气。”老李头打断他,“这铜权您拿回去,好好传下去。钱呢,十五块是我补给您的,另外五块是我老伴儿的心意,您要是不收,就是嫌少。”
老周还想说什么,老李头已经转身走了,边走边说:“您赶紧去给儿媳买早饭吧,别让人家等着。”
老周站在原地,手里握着铜权,感觉那重量比以前更沉了,可心里却暖烘烘的。他低头看了看铜权,又抬头望了望窗外,天已经放晴了,阳光透过窗户照在走廊里,亮堂堂的。
后来,儿媳出了院,老周把铜权重新挂回了厨房的房梁上。每次做饭前,他都会指着铜权跟孙子说:“这是太爷爷传下来的‘良心秤’,称粮食不能缺斤少两,做人更不能。当年你奶奶生病,多亏了李爷爷,咱们得记住人家的好,以后要是有人有困难,咱们也得帮一把。”
孙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伸手去够铜权,老周赶紧把他抱起来,让他的小手轻轻碰了碰铜权。那一刻,老周仿佛看到太爷爷和父亲站在身边,脸上带着笑。他知道,这铜权的重量,不只是铜的重量,更是良心的重量,是世代相传的温暖和善意。
日子一天天过去,老周家的日子慢慢好了起来,建国在村里开了个小卖部,儿媳也能下地干活了。每年过年,老周都会带着孙子去城里看老李头,有时候拎着自家种的白菜萝卜,有时候揣着刚蒸好的馒头。老李头总是拉着老周的手,聊起当年的事,两个人都笑得特别开心。
有一次,孙子问老周:“爷爷,这铜权为什么这么重要啊?”
老周把铜权从房梁上取下来,放在孙子手里,笑着说:“因为它能称出人心的重量啊。有的人心里装着自私,称出来就轻;有的人心里装着善良,称出来就重。咱们要做心里重的人,这样才能走得稳,走得远。”
孙子似懂非懂地握紧了铜权,阳光透过窗户照在铜权上,泛着温暖的光。老周看着孙子的样子,心里想着,这铜权的故事,还会一直传下去,传到孙子的孙子,传到更远的将来。而那重量,也会永远留在他们心里,提醒他们,做人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身边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