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集:木俑的手势(第2页)
三天后,张磊的电话打来了,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周师傅,您快来文物局一趟!关于木俑的手势,我们有新发现!”
老周揣着揣了五十块钱,坐了一个半小时的公交到文物局。张磊在门口等他,手里攥着一叠拓片,拉着他就往办公室走:“您看,我们查了《唐宋墓葬俑式图录》,还请教了所里的刘教授,终于找到类似的了!”
办公室的桌子上摆着几张古墓壁画的拓片,其中一张画着一座墓室,几个侍从俑站在棺椁旁,最右边那个俑的右手,和老周发现的木俑手势分毫不差——食指和中指并拢,指向地面。“刘教授说,这种手势叫‘指地俑’,在唐宋时期的中小型墓葬里偶尔出现,但具体指什么,一直没定论。”张磊指着拓片,“有的说指墓室方向,有的说指随葬品位置,还有的说只是仪式性姿势。”
老周凑近拓片,指尖在那个手势上轻轻点了点,突然想起父亲当年雕完俑,总会在俑的脚下刻一个小小的“土”字。“张老师,我爹以前雕的俑,也是这个手势。”他声音有些发颤,“他说这叫‘指财’,是告诉主人,财在脚下。”
“财在脚下?”张磊眼睛一下亮了,抓起笔在本子上飞快记录,“您是说,这手势可能暗示随葬品在墓室地面下方?”
老周点点头,把父亲的事慢慢说出来:“我爹说,以前大户人家下葬,怕陪葬的金银被偷,会在墓室地面下挖个坑,把值钱的东西埋进去,让侍从俑指着那个方向,既是给后人留记号,也是盼着家业能传下去。”
张磊立刻拿起电话,打给工地负责人:“李经理,发现木俑的区域必须立刻围起来,不准动工!我们明天就派勘探队过去!”挂了电话,他拍着老周的肩膀:“周师傅,您这一句话,可能帮我们少走好几年弯路!要是真能找到随葬品,您就是头功!”
老周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就是随口说说,能不能找到还不一定。”可心里却像揣了个暖炉——父亲一辈子没出过远门,没想到他的话,竟能帮上文物局的忙。
第二天一早,勘探队就到了工地。老周特意请了假,跟着去看。队员们用洛阳铲在木俑出土的地方周围打洞,每挖一米就取出土样,仔细观察。太阳升到头顶时,一个年轻队员突然喊起来:“张老师,您看这个!”
张磊跑过去,接过洛阳铲里的土样,用手捻了捻,突然笑了:“有细沙和漆皮!这下面肯定有东西!”
老周凑过去,看到土样里裹着一点暗红色的漆皮,和木俑的颜色一模一样。“没错,就是这儿!”他笃定地说,仿佛看到父亲站在旁边,笑着对他点头。
勘探队加快了速度,下午两点多,洛阳铲在地下三米深的地方碰到了硬东西。队员们小心翼翼地用小铲子挖开周围的土,一个方形的木箱慢慢露了出来,箱子外面裹着的麻布已经腐烂,却还能看出完整的形状。“小心点,别碰坏了!”张磊指挥着队员用撬棍轻轻撬开箱子盖,里面铺着一层早已褪色的丝绸,丝绸下面,整齐地摆放着十几件青铜器——有酒杯、香炉,还有一个小小的铜鼎,鼎身上刻着简单的云纹,虽然有些氧化,却依然能看出当年的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