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集:竹篮的露水(第2页)

 这天清晨,天刚蒙蒙亮,老周就背着竹刀上山了。桂兰煮了粥,左等右等不见人回来,心里发慌,拎着篮子就往后山跑。

 后山的竹林雾还没散,露水打湿了桂兰的裤脚,凉得刺骨。她喊着老周的名字,声音在竹林里荡开,只有竹叶沙沙的回应。忽然,她看到前面的斜坡上,有个熟悉的身影趴在地上,身边散落着几根竹篾。

 “老周!”桂兰扑过去,把他扶起来。老周的额角渗着血,手里还紧紧攥着一根削好的竹篾,竹篮的半成品掉在一旁,沾了泥和露水。

 “没事,”老周睁开眼,声音虚弱,“就是脚滑了一下,竹篾没断就好。”

 桂兰的眼泪掉在他手背上:“你这是何苦啊!小远要是知道你这样,能安心吗?”

 老周看着她,忽然笑了:“我知道,小远在城里用不上竹篮。可我不编,心里空得慌。他小时候,我编竹篮给他装蚂蚱,装野果,他总跟在我屁股后面,喊我‘爹,你编的篮儿最好看’。”

 桂兰想起那些年,日子虽苦,却透着甜。小远小时候体弱,老周每天编完竹篮,就背着他去河边钓鱼,竹篮里装着鱼竿和小远的布偶。后来小远上学,老周编了个小竹篮给他装课本,篮沿上还编了朵小兰花,是小远最喜欢的。

 “我这眼睛越来越差了,”老周摸了摸竹篮,“说不定哪天就编不了了。我想多编几个,等小远回来,能给他留着。就算他不用,摆在家里,也能想起咱老家的日子。”

 桂兰没再说话,帮老周拍掉身上的泥,把竹篮捡起来。露水从篮篾上滴下来,落在手背上,凉丝丝的,却像一股暖流,淌进了心里。

 回到家,桂兰把老周扶到炕上,又去灶房熬了红糖姜茶。老周靠在墙上,看着桌上的竹篮,手指还在轻轻比划着编篮的动作。桂兰端着姜茶过来,坐在他身边:“往后,我陪你一起编。你说怎么削篾,怎么编花,我来动手,你指挥。”

 老周抬起头,眼里亮了亮:“你行吗?你连针都拿不稳。”

 “不行也得行,”桂兰笑了,“咱得把篮儿编好,等小远回来,让他知道,家里永远有个竹篮,等着装他爱吃的萝卜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