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集:铜铃的晚风(第2页)
杂货铺是他爹传下来的,算上今年,开了整整二十年。他爹走的时候是五年前,突发的脑溢血,早上还在铺子里算账,中午吃饭时就倒在了饭桌上。那时候他刚高中毕业,本来考上了县城的师范学校,为了守着铺子,也为了照顾娘,就没去。娘走后,铺子里就只剩他一个人,白天守着柜台,晚上关了门就回后院的小屋里,煮点面条,就着咸菜吃,有时候看着墙上爹娘的照片,能坐到大半夜。
傍晚的时候,风更凉了,满仓把门上的棉帘放了下来,只留个缝透气。刚整理完货架,就听见巷口传来“吱呀”的驴车声,是镇上供销社的老周来了。老周赶车送了二十年货,脸上的皱纹比驴车上的麻绳还多,每次来都要跟满仓唠两句。
“满仓,今儿给你带了点好东西。”老周把驴车停在门口,从车上搬下来个木箱子,打开一看,里面是些新到的肥皂和雪花膏,还有两包红糖。“你娘以前总念叨着供销社的红糖好,说泡红糖水喝暖身子,我这次多给你带了两包。”
满仓心里一暖,接过木箱子:“周叔,谢了。”他知道老周是好意,娘在的时候,老周每次来都要给娘带点东西,有时候是个苹果,有时候是块花布。
老周蹲在门口抽旱烟,烟杆是铜头的,抽起来“吧嗒吧嗒”响。“最近生意怎么样?我看巷子里的人好像少了点。”他往巷子里望了望,以前这时候,巷子里总能看见几个下棋的老头,还有放学回家的孩子,现在却空荡荡的,只有槐树叶在风里飘。
满仓靠在门框上,摇摇头:“还行,就是有时候一天也卖不了多少钱。”他知道,这两年镇上开了好几家大超市,卖的东西又全又便宜,来杂货铺的人越来越少了,大多是些老街坊,图个方便。
老周抽完烟,把烟杆在鞋底上磕了磕:“别灰心,老街坊们还是认你的。我听你王婶说,前两天她孙子发烧,半夜来你这儿买退烧药,你愣是从被窝里爬起来给她开门,这样的情分,超市里可没有。”
满仓笑了笑,没说话。他想起那天夜里,王婶拍门的声音很急,他披着衣服就开了门,看见王婶抱着孙子,孩子脸烧得通红,哭个不停。他赶紧找退烧药,又给孩子倒了杯温水,看着王婶抱着孩子走了,才回屋接着睡。那时候天快亮了,窗外的铜铃被风刮得响了好几下,他躺在床上,想起小时候自己发烧,娘也是这样抱着他,整夜不睡觉,用湿毛巾给他擦额头。
老周走后,满仓关了铺门,往后院走。后院有个小院子,种着棵石榴树,是他娘生前种的,每年秋天都结满了石榴,红通通的挂在枝头上。他走到石榴树下,捡起个掉在地上的石榴,剥开皮,里面的籽晶莹剔透,放在嘴里,甜中带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