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集:木牍的回信(第2页)

林砚之的呼吸骤然停滞。那木牍比之前的几块都要小些,边缘还缺了一角,刻字的地方却异常工整,显然是阿古拉在平静中刻下的。他接过木牍,指尖触到冰凉的木质,目光落在那些熟悉的汉隶上——

“砚之吾友,见字如面。自你东归长安,苏巴什佛寺又添了三窟新壁画,阿米娜总说要等你回来,给你讲壁画里的鹿女故事。可上月焉耆兵卒来劫佛洞,他们要凿开佛像取里面的舍利,我拼死阻拦,却被他们打坏了腿。阿米娜趁乱把我藏进了后山的溶洞,我知道自己撑不了多久,便刻了这封信。

你不必急着来龟兹,佛寺的僧人已经把重要的经卷和壁画拓片藏好了,阿米娜也会带着半块玉佩去于阗投奔她舅舅。我这辈子守着佛洞,见过太多风沙与战乱,唯一遗憾的是没能给你讲完鎏金佛像的故事——那佛像的底座里,藏着龟兹国王当年写给大唐的盟书,上面说‘龟兹永为大唐西藩,世代不相负’。

若你日后能再到龟兹,记得去佛洞的第三窟,壁画上的飞天手里托着的莲花,花蕊里藏着开启底座的机关。还有,阿米娜性子执拗,你若见到她,替我劝劝她,莫要为我报仇,好好活着比什么都强。

风要起了,我得去看看佛洞的门有没有关好。此信寄去,便是永别,愿你此生平安,再无风沙阻路。”

木牍的末尾,没有署名,只刻了一只小小的雄鹰,与玉佩上的图案一模一样。林砚之捧着木牍,指腹一遍遍抚过那些刻痕,直到指节泛白,才发现自己的眼泪已经滴在了木牍上,晕开了表面的灰尘。

“阿古拉老施主……在我出发前三天,就圆寂了。”僧人低声说道,声音里满是惋惜,“他藏在溶洞里时,还在刻这木牍,说一定要让您知道佛洞的情况。阿米娜姑娘已经按照他的吩咐去了于阗,走之前让我告诉您,她会保管好那半块玉佩,等战乱平息,再跟您凑齐它。”

林砚之没有说话,只是起身走到窗边。窗外的天空已经放晴,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庭院里的梧桐树上,投下斑驳的影子。他想起三年前在苏巴什佛寺,阿古拉带着他和阿米娜看壁画,阿米娜指着飞天手里的莲花说:“林大哥,你看这莲花多好看,等我长大了,要把它画在长安的绢纸上。”当时阿古拉笑着拍了拍她的头,说:“等你去了长安,就让砚之带你去看曲江池的荷花,比壁画上的还好看。”

“多谢大师将信带来。”林砚之转身,将木牍小心收进锦盒,又从案头取出一个布包,递给僧人,“这里面是些伤药和粮食,您若去于阗,麻烦替我交给阿米娜。另外,烦请您转告她,等战乱平息,我会去于阗找她,带她去看曲江池的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