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集:菊香入药(第3页)
絮棉花的时候,两人一起动手——柳如氏把棉花铺在布面上,扯得均匀,陈远帮着扶着布,生怕棉花掉下来。等絮完棉花,柳如氏把里布和外布缝在一起,一件夹袄的雏形很快就出来了。
“试试合不合身。”柳如氏把夹袄递给陈远,让他帮自己穿上。陈远帮她把夹袄套在身上,拉了拉领口,又拽了拽袖口:“正好,不大不小,真合身。”
柳如氏对着镜子看了看,淡蓝色的夹袄衬得她皮肤更白,整个人都精神了不少。她笑着说:“以后秋天出门,再也不用裹着旧棉袄了。”
陈远从背后抱住她,下巴抵在她肩上:“以后咱们还做更多新衣裳,春天做单衣,夏天做纱衣,冬天做棉袄,让你天天穿新的。”
柳如氏靠在他怀里,心里暖暖的。她知道,陈远说的话都会做到——他从来不会让她失望。
过了几天,镖局掌柜的找陈远谈话,说最近有趟镖要去邻县,送一批绸缎,路途不算远,但得走两天,问陈远愿不愿意去。“这趟镖的工钱比平时多三成,你要是去,明天就能出发。”掌柜的看着陈远,眼里带着信任——陈远做事稳重,押镖从没出过差错,是镖局里最靠谱的伙计。
陈远想了想,邻县不算远,两天就能回来,而且工钱多,能多攒点钱,以后给柳如氏买更多好东西。他点点头:“掌柜的,我去。”
回到家,陈远把这事告诉了柳如氏。柳如氏正在缝袜子,听到这话,手里的针线顿了顿:“路上要小心,记得带件厚衣服,邻县比咱们这儿冷。”
“放心吧,”陈远坐在她旁边,拿起她缝了一半的袜子看了看,“我明天一早就走,两天就能回来。我走之后,你在家别太累,洗衣做饭别用太凉的水,记得涂护手膏。”
柳如氏点点头,放下针线,去灶房给陈远收拾行李——她把那件新做的淡蓝夹袄叠好,又放了两件换洗衣物,还把一小罐护手膏也装进去:“你在外面也涂着点,别冻裂了手。”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陈远就起来了。柳如氏已经做好了早饭,小米粥配着咸菜,还有两个白面馒头。“多吃点,路上饿了没地方吃饭。”她给陈远盛了满满一碗粥。
陈远吃完早饭,背起包袱,又叮嘱了柳如氏几句:“有事就找张婶,别自己扛着。”
“知道了,你快走吧,别误了时辰。”柳如氏送他到门口,看着他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晨雾里,才转身回屋。
陈远走后,柳如氏每天都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然后坐在院子里的菊花丛边,一边晒菊花,一边等他回来。她还把陈远喜欢吃的红薯干晒了不少,想着等他回来,能当零食吃。
到了第二天傍晚,柳如氏正在灶房煮面条,忽然听见门口传来熟悉的脚步声。她赶紧擦了擦手跑出去,就看见陈远背着包袱,笑着站在门口:“我回来了。”
“可算回来了!”柳如氏跑过去,接过他的包袱,摸了摸他的手,“冷不冷?路上顺利吗?”
“顺利,两天就到了,货也安全送到了。”陈远走进屋,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给你买的,邻县的桂花糕,你尝尝。”
柳如氏打开布包,里面是一块块方方正正的桂花糕,裹着油纸,闻着满是桂花香。她拿起一块咬了一口,甜而不腻,带着桂花的香,好吃得很。“真好吃,你也吃一块。”她递了一块给陈远。
陈远咬了一口,看着柳如氏的笑脸,心里满是欢喜。他忽然想起什么,又从包袱里拿出一个小木盒:“还有这个。”打开木盒,里面是一支银簪,簪头刻着一朵小小的菊花,银亮亮的,很精致。
“这是给你的,”陈远拿起银簪,帮柳如氏插在头发上,“见这簪子上的菊花好看,就给你买了,配你的新夹袄正好。”
柳如氏对着镜子照了照,银簪衬着蓝布夹袄,确实好看。她笑着说:“又乱花钱。”嘴上这么说,眼里的笑意却藏不住。
那天晚上,柳如氏做了陈远最爱吃的红烧肉,还煮了菊花茶。两人坐在桌前,吃着饭,聊着天,窗外的菊花在月光下轻轻晃,满屋子都是菊香和饭菜的香,还有过日子的甜。
过了些日子,天气越来越冷,柳如氏把熬好的护手膏拿出来,每天早上涂一次,晚上睡前再涂一次。陈远在镖局干活,也天天带着小瓷瓶,洗手后就涂一点。整个冬天,柳如氏的手都没再裂过,摸着软软的,陈远看着,心里比什么都高兴。
有一天,张婶来串门,看见柳如氏的手,惊讶地说:“如氏,你这手咋这么嫩?往年冬天你手都裂得厉害,今年咋没事?”
柳如氏笑着拿出护手膏:“就是用这菊花药膏涂的,你上次拿回去的,用着咋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