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波斯的曙光
莎赫尔娜兹公主搬进宫中的消息,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后宫荡起了一圈不大不小的涟漪。她被安置在一处名为“琉璃馆”的别院,距离李琰日常起居的宫殿不远不近,陈设用具一应按照高等嫔妃的规格,既显优待,又透着一种客气的疏离。
她带来的波斯侍女只有两人,其余伺候的皆是宫中指派的大唐宫女太监。这些宫人训练有素,礼节周到,但眼神中总带着几分好奇与审视。莎赫尔娜兹知道,自己在这里的一举一动,都难逃皇帝的眼睛。她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开始努力学习大唐的礼仪、语言,甚至尝试使用筷子,品尝那些对她来说过于清淡精致的唐菜。每当夜深人静,看着窗外与波斯截然不同的皎洁月光,她也会感到一丝惶惑和孤独,但复国的执念和对那位强大帝王的复杂情感,支撑着她努力适应。
阿史那云果然没给她什么好脸色。偶尔在御花园或去给皇后,虽然后位空悬,但按礼制需向宗庙行礼请安的路上遇见,阿史那云总是扬起下巴,用那双草原儿女特有的明亮又锐利的眼睛上下扫视她一番,鼻子里轻轻哼一声,便像只骄傲的孔雀般转身离开,留下带着突厥风情的香风。
莎赫尔娜兹只是微微躬身行礼,并不言语。她深知自己的处境,不愿也不敢与这位明显得宠又性格泼辣的妃子起冲突。倒是上官婉儿,几次“偶遇”时,都会温和地与她交谈几句,问问饮食是否习惯,需不需要添置些什么,姿态做得无可挑剔,但那份温和背后是更深沉的、难以捉摸的心思。
李琰并没有立刻临幸莎赫尔娜兹。他像是欣赏一件新得的珍贵瓷器,不急于把玩,而是先摆在那里,时不时看上一眼。但他赏赐不断,华丽的丝绸、璀璨的珠宝、波斯特产的水果和香料……无声地宣示着他的占有和恩宠。这种若即若离的态度,反而让莎赫尔娜兹心头如同揣了只小鹿,更加忐忑又隐隐期待。
前线军报和呼罗珊秘道的详细勘探报告陆续送达御案。李琰召集心腹重臣,在政事堂连续议了几天事。
“陛下,”兵部尚书出列,“若要对波斯用兵,需调集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精锐,至少需五万兵马,粮草辎重需提前数月囤积于碎叶城一带。如此大规模调动,恐难瞒过阿拉伯人的耳目。”
“所以,才需要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李琰手指点着沙盘上的呼罗珊山脉,“大军主力依旧摆出威慑吐蕃、或清剿西突厥残部的姿态,缓慢向安西移动。同时,组建一支精干的先锋军,人数不必多,但必须是最精锐的野战之士,配备双马甚至三马,由可靠将领率领,携带半月干粮和充足箭矢,从这条秘道快速穿插!”
他目光扫过众将:“谁愿为朕担此先锋重任,直插波斯腹地,为大军开路,并接应可能起事的波斯义军?”
一员年轻将领猛地出列,甲叶铿锵作响,声如洪钟:“陛下!臣,左骁卫中郎将苏定方之孙苏庆节,愿往!”苏家将门虎子,苏定方当年灭西突厥、平百济,战功赫赫,其孙亦颇有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