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西洋舰队(第2页)

 

两人初步接触,一个沉稳持重,一个热情奔放,风格迥异,但目标一致。能否默契配合,尚需时间磨合。

 

舰队在进行了最后的物资清点和祭海仪式后,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清晨,正式扬帆起航。巨大的船帆依次升起,遮蔽了阳光,桨橹齐动,破开蔚蓝的海面,向着西方的未知海域,缓缓驶去。

 

如此庞大的舰队出行,根本无法隐瞒。消息迅速沿着海岸线传播开来,引起了沿途各国的巨大震动和恐慌。

 

占城、真腊等东南亚小国纷纷派出使者,携带礼物,赶到沿途港口劳军,态度谦卑至极,生怕这支可怕的舰队顺手把他们给灭了。

 

舰队穿过马六甲海峡时,海峡两岸的城邦邦国更是吓得魂不附体,几乎是敞开港口任其通行,要什么给什么,只求平安。

 

进入印度洋后,遇到的挑战开始增多。强大的季风、可怕的海上风暴考验着船队的耐波性和水手的技艺。王老五指挥若定,凭借扎实的航海经验和卡特琳娜对气候的精准预测,舰队有惊无险地度过了一次次危机。

他们也遭遇了数股不识相的海盗,主要是阿拉伯和印度土着的海盗船。这些海盗试图凭借小船快速的优势偷袭落单的运输船,结果无一例外地撞上了铁板。大唐战舰上的床弩和投石机,甚至试用了一次火药弹,巨大的爆炸和火光把海盗和唐军自己都吓了一跳,展现了恐怖的威力,往往几轮齐射就能将海盗船轰成碎片。几次小规模接触战后,大唐西洋舰队的凶名迅速在印度洋上传开,再也无人敢轻易招惹。

 

舰队沿途在一些重要港口,如锡兰的宝石港、南印度的注辇国港口进行休整和补给。面对这支前所未见的强大力量,当地统治者无不敬畏交加,要么热情接待,要么紧闭城门严加防范。

 

王老五严格执行李琰的旨意,并不主动挑衅占领,主要是展示武力,进行贸易补给,并宣扬大唐国威,邀请各国遣使前往长安朝贡。强大的武力为后盾,加上慷慨的贸易条件,使得舰队一路航行还算顺利,甚至吸引了一些小邦主动表示愿意归附。

 

消息通过皇城司的渠道,不断传回长安。

 

李琰对于舰队的进展十分满意。他在紫宸殿对着群臣和莎赫尔娜兹笑道:“王老五和卡特琳娜做得不错。控制海路,便是掐住了阿拉伯人的咽喉。待舰队抵达波斯湾,朕看巴格达的哈里发还能坐得住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