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平乱大军

 崇祯三年,十月初。/l!u~o-l¢a+x!s_..c¨o^m/秋已深,塞北的寒意已提前降临。

 五省总督卢象升,此刻正立马于一支望不到尽头的庞大行军队列之首,遥望着前方那蜿蜒起伏、如同巨龙般横亘在天地间的太行山脉。在他的身后,是数万大军——旌旗如林,甲胄生辉,刀枪剑戟在清冷的晨光下闪烁着令人心悸的寒芒。经过数日的急行军,他统帅的这支平寇主力,终于踏入了山西的境界。

 让卢象升这位久历戎行、深知兵家之要的宿将也感到由衷惊叹和几分不解的,是此次出征前所未有的后勤保障。皇帝陛下仿佛拥有神鬼莫测之能,竟从早已空虚的国库(或说内帑)中,为大军调拨了堪称海量的粮草! 那一眼望不到头的辎重车队,满载着足够十数万大军消耗数月之久的米、麦、豆、粟,以及大量的肉干、咸菜、盐巴等军需。

 卢象升巡视粮台时,亲眼看到那些粮袋中的米麦颗粒饱满,绝非往日里常见的霉变陈粮可比。他实在想不通,陛下是从哪里“变”出来的这许多救命粮! 仅此一项,便彻底解决了大军出征最大的后顾之忧,也让全军将士的士气空前高涨。

 更让他和麾下诸将感到震撼的,是皇帝陛下特旨从“京营武库”中调拨出来的大批崭新铠甲兵器。~微*趣^暁?税¨ .耕?薪*最^全′其中,除了他标营那三千名装备着闻所未闻、防护力惊人的“帝国锐士”制式重铠的锐卒外,另有数千套专门为步兵打造的精良札甲和鳞甲,以及近千副适合骑兵的较轻便的锁子甲或棉铁复合甲。

 这些铠甲,样式与大明传统军中常见的略有不同, 例如札甲的甲片编缀更为细密,鳞甲的弧度更贴合人体,部分头盔的护颊护颈也更为周全,隐约带着一丝泰西或更遥远异域甲胄的风格, 但其防护能力和制作工艺之精良,却远非寻常卫所兵或普通营兵身上那些破旧不堪的“纸甲”、“铁皮”可比。

 卢象升秉持圣意,也为了团结各部军心,将这批精良铠甲优先配发给了他本部的四千天雄军核心将士, 使得这支本就悍勇的部队更是如虎添翼。同时,他也从中拣选了一部分,赏赐、调拨给了此次一同奉旨出征、由各处抽调而来的其他大明官军将领及其麾下的精锐哨队, 例如保定总兵曹文诏部、山东、河南剿匪大军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