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平乱大军(第2页)

 当那些平日里只能穿着单薄号衣、或是披着早已锈蚀残破的祖传旧甲的官兵们,第一次将这些沉甸甸、闪烁着寒光、却又设计得颇为合体的崭新铠甲穿在身上时,那份发自内心的激动与自豪几乎无法用言语形容!

 将士们抚摸着坚固的甲片,挥舞着新发的锋利腰刀或长枪,只觉得一股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和强大的力量充斥全身,士气瞬间被拔高到了顶点! 军中洋溢着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皇恩浩荡,此战必胜”的昂扬气氛,一扫之前因长期欠饷、装备低劣而产生的颓靡与怨气。/微·趣^暁\说.王. .勉\费~悦~黩.

 经过沿途的汇合与在真定府的初步整编,卢象升此刻统领的这支平寇大军,总兵力已浩浩荡荡,聚集了近六万之众!

 其中,真正的核心战兵有近三万, 包括了卢象升亲率的四千天雄军精锐、皇帝御赐的三千“帝国锐士”标营、由左良玉统领并负责护卫刘宗敏“锄奸”行动的三千勇卫营精锐,以及从京营和各路勤王军中精选出来的善战之兵。其余三万余人,则多为负责辎重运输、安营扎寨、修桥铺路的辅兵和民夫。

 大军行进在官道之上,旌旗蔽日,绵延十数里。刀枪如林,在秋日的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寒光。步兵方阵厚重如山,每一步都踏得大地微微震颤;骑兵队伍则如同流动的钢铁长河,在阵列两侧往来驰骋,警戒巡逻。

 整个军队虽然庞杂,但在卢象升这位经验丰富的统帅严厉的军法约束和悉心调度之下,却也显得军容鼎盛,秩序井然,确实“非常的壮观”! 这与数月前明军在蓟州城下仓促应战时的那种混乱与装备参差不齐的景象,已然形成了天壤之别。

 看着如此军容,卢象升那张素来沉毅刚直的脸上,也难得地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意。有如此精兵强将,又有天子这般不遗余力、甚至可以说是“神奇莫测”的后勤与装备支持,何愁流寇不平?

 他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但同时,他也深深感受到了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必须打出符合这等投入的辉煌战绩,才能不负圣恩,不负这数万将士的浴血奋战,不负身后那亿万嗷嗷待哺的大明百姓!

 大军主力在扫清了山西边境几股不成气候的小股流寇的骚扰后,开始一路向山西腹地,朝着流寇活动最为猖獗、也是晋商势力最为盘根错节的晋南地区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