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土司之祸(第2页)
毕自严的话,说出了大多数文官的心声。仗,已经打得够多了。大明需要的是休养生息,而不是一场新的、看不到尽头的战争。
然而,武将班列中,兵部尚书卢象升却“唰”地一声出列,他面色铁青,声如洪钟:“陛下!孙阁老与毕尚书所言,皆是老成谋国之言。但臣更有密报,乃锦衣卫自云南潜伏人员冒死传回!”
他从袖中取出一份密信,高高举起:“这份‘恭顺’的奏折,不过是他们的缓兵之计!就在他们联名上书的同时,蒙自土司沙定洲、宁州土司禄永命等人,正在自己的领地内厉兵秣马,暗中开采铜铁,私造兵甲,加固寨墙!他们更以‘祭山’为名,频繁串联,歃血为盟!名为‘自保’,实为抗拒天命!若朝廷示弱,他们便会得寸进尺;若朝廷强攻,他们便会抱团反扑!其心可诛!”
“好一个‘其心可诛’!”
梁廷栋话音未落,御座之上的朱由检猛地一拍龙椅,发出一声巨响!这声音如同寒冬的惊雷,在大殿之内轰然炸响,将所有的议论、担忧与算计,都震得粉碎!
“外患已除,内疾必当根治!朕的天下,岂容此等国中之国存续?!他们不敢公然反抗,是畏惧朕在辽东与中原展示的雷霆兵锋!他们不愿放下权力,是贪恋他们作威作福的土皇帝之位!既然他们不肯体面地走进大明的历史,那朕,就帮他们体面!”
帝王之怒,如狂风过境,让整个皇极殿的温度都仿佛骤降了数度。百官伏地,无人敢抬头直视天颜。
在极致的震怒之后,朱由检的情绪却又迅速地冷静下来,转为一种深不见底的冰冷。他的目光缓缓移动,最终落在了武将班列中,几位身着异域甲胄、神情各异的身影上。他们是此次平定辽东后,受召前来京师观礼并接受封赏的西南各部“忠顺”土司的代表。
为首的,正是那位身披银甲,鬓角虽已染霜,但一双虎目依旧神光湛然的四川石砫宣慰使,秦良玉!
在秦良玉身后,还站着几位年轻的土司,其中一人,眼神闪烁,正悄悄用余光观察着御座上的皇帝和殿中的百官。他叫龙在天,是贵州铜仁府的一位小土司,野心勃勃,一直在寻找着向上攀爬的机会。
“秦将军!”朱由检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一次,却充满了赞许与温情。
“臣在!”秦良玉慨然出列,单膝跪地,声如洪钟。她戎马一生,身上的甲叶随着她的动作发出清脆的碰撞声,那是大明最动听的忠诚之音。
“朕闻,将军麾下白杆兵,冠绝西南,忠勇无双!”朱由检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大加褒奖,“自萨尔浒之战起,将军便为国尽忠。平辽国战,将军输送粮草,派遣子侄率兵勤王,其忠心,朕,与大明亿万子民,永世铭记于心!”
一番话,说得秦良玉虎目含泪,激动不已。这是她,一个被传统士大夫视为“西南夷妇”的女将,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耀。
随即,皇帝话锋一转,目光变得锐利如刀,扫过秦良玉,扫过她身后那些心思各异的土司,也扫过满朝文武,用一种恩威并施的语气,宣告了他的“阳谋”:
“朕今日,便给所有西南土司,一个选择!”
“朕将尽起大军,犁庭扫穴,平定云南。凡是如蒙自、宁州之流,负隅顽抗、与朝廷为敌者,朕将效仿辽东故事,将其连根拔起,家族尽墨,其土地、财产、部众,尽归国有!”
“而所有主动归顺、开门迎降,并能助王师剿灭叛逆、立下功勋者,朕不仅可赦其旧日一切不法之罪,更将赐予其一个全新的、光明的未来!”
说到这里,朱由检微微停顿,让恐惧与希望在每一个土司的心中发酵。然后,他抛出了那个足以让所有野心家疯狂的诱饵:
“朕将废除云南所有土司之位,尽改流官!但,所有立下大功之土司,朕将亲赐其汉姓,授其世袭罔替之伯爵、乃至侯爵!并且,于这富庶甲天下域外,划出万亩、乃至数万亩的良田,以为其新封地!让他们,从一个偏居一隅、朝不保夕的‘土皇帝’,变成我大明朝堂之上,名正言顺、与国同休的新贵!”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这是一个何等狠辣而又充满诱惑的阳谋!
孙承宗等老臣瞬间明白了皇帝的深意。这不仅仅是“胡萝卜加大棒”,这简直是釜底抽薪!将这些土司从他们盘踞数百年的土地上连根拔起,迁往域外。
而对于那些土司而言,这是一场豪赌。是继续守着那份朝不保夕的“土司”之位,与天兵对抗,最终落得身死族灭的下场?还是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用同类的鲜血,为自己和子孙后代,换来一个世袭罔替的爵位和泼天富贵?